阿坝马尔康县

现在位置:首页>>旅游景点>>阿坝马尔康县


省份: 四川省
城市: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简介:
位于自治州中部。东与红原理县交界,南与金川小金相邻,西与壤塘接壤,北与红原、阿坝相连。地理座标,北纬30°35'~32°24'、东经101°17'~102°41'。东西长134公里,南北宽90公里,面积6632.73平方公里。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东部,邛崃山脉北段,属高原峡谷区。地形呈不规则长方形,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位于北东走向的龙门山、北西走向的鲜水河断裂带及松潘地块交汇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多为三迭系砂岩、板岩和变质岩等。境内最高峰海拔达5000米左右,最低谷地海拔在2300米左右。山岭连绵,沟谷陡峻,梭磨河由县东部入境,在热脚和脚木足河交汇,境内流长91公里。茶堡河发源梭核磨乡北部大青坪,由东向西在龙头摊汇入脚木足河,长67公里。脚木足河(麻尔曲河和草登河)源于青海省班玛县境内,由阿坝县入西北境,于可尔因与杜柯河汇合后经党坝入金川县境,境内流长124公里。区内属高原大陆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为:干雨季明显,四季不分明,大部地区无夏,日照充沛,温差较大,干季大风日多。全年平均气温 8~ 9°C,年降雨量753毫米左右,日照达1500小时以上,绝对无霜期120天左右。土壤主要为山地灰褐土、山地棕壤土、山地褐色土、山地棕褐土、山地高山草甸土等。
景点类型: 民居*,民俗村*
出行方式: 自助*,自驾*
适合人群: 情侣*,朋友*
游玩项目: 摄影*,文化游*,观赏*
景点:

旅游线路

     旅游线路

嘉绒藏族最具典型的村落――西索民居

    
现今的西索民居在土司历史时期被称为卓克基赶枪巴(即卓克基街之意),当时居住此地的人多为卓克基土司的科巴(差人)和商人、民间手工艺者,解放后将此地划为西索村一组,时下居于民居中的村民多为原土司差人、商人、民间和工艺者的后代。民居建筑时间有待考证,据了解,居民中连续居于此寨最长者已繁衍数十代人。

西索民居独具嘉绒藏族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整个民居从远处鸟瞰,便会惊奇地发现西索藏寨酷似藏族八宝图案中的“花依”图案(状如“中华结”,代表释伽牟尼的心),寨子中直来竖往、弯来拐去的青石板小道,把图案的线条展现的非常清晰。走在青石板小路上,脚步声在高耸的石壁间回响,在细长的小道中延展,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瑕想。这些线条分明,棱角突出的石头建筑,与周围险峻的山峰,陡峭的崖石等自然环境浑然天成,鲜艳的图腾房、红色的瓦片、飘动的经幡、给这里增添了几分神秘。藏寨全是三层石楼,底层饲养牲畜,第二层是厨房和住宿,三层是经堂和客房。民居建筑形如碉状,也称碉楼。房屋四周的墙体均用片石砌成,用黄泥粘合。墙体厚达1米,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 工匠们仅凭经验,砌出的石墙如刀切豆腐般整齐,棱角锐利,上窄下宽,整个墙体处于抗压状态,成为建筑的承重主体。加之内部木结构横梁的互相支撑拉合,整个建筑下大上小、重心向内、稳定性强。到最高处,碉楼四角顺势形成角锋,造成一种气势,最高处的石墙边缘加厚,避免墙表的平面化,增强立体感。房顶一分为二,前半部分为平顶,三面砌成矮墙;后半部分形成斜山式,覆盖石板或瓦。每层楼的窗户都外小内大,窗框很讲究,用上了雕刻、绘画、上彩等技巧,民族特色很浓。这种碉楼不仅冬暖夏凉,而且建筑艺术独特,审美价值高,就像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

西索民居接待情况介绍:西索民居共有63户,其中具有接待能力的民居35户左右,全村可接待游客195人左右。西索民居可提供住宿、餐饮、篝火晚会、烤全羊等接待,大部分民居都有洗澡设施、房间布局为嘉绒特色的坐床、汉式睡床。价格:西索民居住宿、一日三餐,共计每人每天55元。

《尘埃落定》之地――卓克基

    
 

 

卓克基,嘉绒藏语意为“圆形桌子”,原卓克基土司驻地。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卓克基土司随征金川有功,授卓克基长官司职。辖督十寨、茶堡、四大坝、三个垄巴及草地六寨。1951年解放,1953年为督布行政委员会所辖,1961年从本真公社分出成立卓克基公社,1984年撤社建卓克基乡,2001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镇,成为我县旅游新集镇。

一、卓克基基本情况

卓克基镇位于马尔康县城东部梭磨河畔,距县城7公里。是国道317与省道210线的交汇处,可东至成都、南到小金。境内为高山峡谷地带,年均气温8.5°--9.5°,无霜期132-144天,年均降水量643―767.6毫米,属半湿润区。总面积298平方公里。辖查米、西索、纳足三村,8个村民小组, 28个自然村寨,镇政府驻地海拔2680米。全镇总人口2560人(含暂住人口和驻军),其中农业人口1054人。全镇已实现水、电、路“三通”和电力相间载波广播,电力充裕,全镇实现了“以电代柴”。镇政府和查米、西索两个村开通了光缆程控电话和GSM移动通讯。

二、卓克基景区介绍

卓克基镇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汇集为一体的旅游圣地。镇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电视连续剧《尘埃落定》拍摄地及电视连续剧《长征》的开机地――卓克基土司官寨,最具嘉绒藏族典型的村落、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索民居,一年三景的梭磨河峡谷,云海独特的梦笔山,探险圣地――雪马山及神秘而影响深远的查果寺、麦诺扎拉圣窟等景区景点。

D1卓克基土司官寨介绍

卓克基土司始于元朝正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第一任土司为梭磨土司日迦查完磐的三子斯达崩。自斯达崩执政到1951年马尔康县全境解放,卓克基土司繁衍了17代,前后延续时间长达665年。卓克基土司历史上最高职位为安抚司,其官从四品。历百年沧桑,风雨浸蚀的官寨几经变迁,1936年第16代土司索观瀛重修了官寨。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筑,整个建筑由四组成碉楼组为封闭四合院。索观瀛凭借其深厚的汉藏文化功底和对宗教的虔诚,建成了这座规模庞大,高大雄伟,构造精巧,几乎囊括了嘉绒藏族石雕古建筑艺术精华,集汉族民族建筑魅力于一体,融世俗与宗教两种建筑艺术为一身的城堡式建筑。它以其精练的形式丰富了世界建筑历史宝库,堪称灿烂民族古建筑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1935年红一方面军长征途中翻过夹金山、梦笔山两座大雪山后,经过此官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曾在官寨居住一周。在官寨居住的7天里,毛泽东等人谈古论今,指点江山,并对官寨进行详细的考察研究。看到索观瀛桌上的《三国演义》对?d坞的描述时,毛泽东曾感叹:“古有?d坞,今有官寨。土司的这个城堡应该是我们在长征途中见到的最有特色的建筑了”。这里也是著名作家阿来《尘埃落定》的创作原形和电视剧《尘埃落定》的拍摄地。1988年被列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官寨,站在天井里,就能够全览官寨主体建筑。原官寨分东、西、南、北四幢楼,东楼为家眷楼;西楼为土司楼;南楼为宾客楼;北楼为宗教楼。所有的楼层都采用汉式回廊,回廊外用汉式花窗与藏式窗花作装饰,整栋官寨的修建没用一钉、一铆,全为穿透式建筑。

现存的官寨于1994年开工修复。2005年1月,我县将卓克基官寨打造成融红色文化和嘉绒文化为一体的展示厅,发挥官寨其特殊效应,充分展示马尔康的特色文化。官寨一楼展示的是嘉绒农耕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农、林、牧产品及部分手工作坊;二楼展示红色文化;二楼的南楼(原汉商住所)为游客休息厅,是土司接待汉族官商客旅的专门场所。顶为平顶,类似今天的阳台,用于沐浴阳光,观赏景色,或向隔河的“哨兵” ――西索差人发号施令;三楼展示土司生活;四楼展示嘉绒服饰文化、藏戏文化、藏医文化、藏式手工艺精品、文物古迹、当地的旅游产品及部分反映嘉绒地区的摄影美术和根雕、奇石作品,北楼的四楼中间恢复了土司的大经堂,经堂墙外有悬挑出墙外的木质转经回廊,廊内安置有一列牛皮包裹的木质经筒;五楼为藏传佛教六教派的经堂及著名的坛城。

土司监狱:是土司囚禁管辖地区犯人的地方,一般无窗户,分囚重刑犯的地下暗狱和囚轻刑犯的地上明狱两种,狱中刑具有木桩、脚铐手链、 割脚筋等。

大伙房:官寨最下层,展示的是嘉绒农耕文化以及为官寨念经的和尚的烧茶厨。其他每层楼都设有厨房。其中三楼是土司一家人的厨房,也是开小灶的地方。厨师虽多,但是受过烹调技术专门训练的只有二人,一是藏餐厨师,另外一个专做中餐。每顿饭食都得合土司土妇口味,而且必经严格检查,无毒无害后方呈土司食用。土司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吃一碗龟胶茸丸,然后喝盖碗茶消遣。偶尔吃两个蛋。约十点钟后再上早餐,藏族伙夫端上酥油奶茶、手抓牛肉或羊肉、五香糌粑面团。十二点钟用午餐,这顿餐是川味,一般有香肠火腿和花样繁多的炒菜;约十七点钟用晚餐,晚餐比较复杂,由贵族绅士(多是汉官)陪同进餐。先喝酒后吃饭。菜有海参、鲜鱼、皮蛋、香肠,还有獐子肉、鹿子肉等野味,主食蛋清手工面。花样繁多的川菜由汉人厨师烹饪。索家人食用的糌粑、猪肉、野味、鸡肉、麦面和牛奶是当地产外,大米、曲酒、新鲜蔬菜、调料多是从成都、郫县、灌县和温江等地调运。为了使蔬菜保鲜,有专人运输。在库房,厨房储存也相当注意。

官司厅:是土司处理和调解辖区内各种纠纷的地方。当辖区内百姓有较大的纷争发生后,当事人双方首先向头人送礼作为调节费,头人调解不了的,再送土司调解。由于嘉绒地区少成文法,故头人和土司断案时一般根据官吏们的好恶和实际情况而定案判决。

管家厅:管家厅是供大管家办公、居住和储藏收受的税款和粮食的地方。管家的主要职能是收租、放贷、收各种税款和粮(包括大烟税)和将钱(包括金,银和翘宝等)、粮(主要是土司家主食的大米,面粉和在官寨值日管家,常念经喇嘛的口粮等)记帐入库保管。大管家是由土司任命,是土司衙内的核心人物。

议政厅:议政厅是土司召开辖区内的重要会议的地方,同时也是接待重要政治访客的地方。土司会议分大头人会议(讨论研究重大事情,制定决策,发布决议。)、副头人以上会议(讨论研究带广泛性的问题,听取大头人们的安排。)和寨首以上的会议(主要研究如何贯彻执行土司、大头人会议提出的意见安排,这种会议土司一般不会出席。)三种,其厅内座位等次排列依照等级而排列,首位为土司,左为土妇,厅内两边的左上位是第一大头人,右上位是第二大头人,以此类推,按等级排完为止。

土妇套房:是土妇达郎初的寝室。分会客厅(主要会见那些比较有来头的兄弟土司、土妇和大头人们,还会见汉官和来使。)、密谈室(认为机密和重大事情,在此间商议。)、土妇卧室和侍女房(为了土妇的安全,长期有侍女在此间搭地铺作伴)。

土司套房:第一间为客厅或者议政厅,是迎接达官贵人,解决重大事情以及进行决策的地方;第二间为卧室;第三间为储藏室,是储藏珍珠宝石或主要私房钱物的地方。在客厅前有一耳房,为小经堂(内放有土司常念的经有长寿经、平安经和磐若经等),是索土司上早朝、念经拜佛的清净之地。

大烟房:此厅主要是供索土司一家和招待达官贵人享用大烟的地方。
土司家庙:官寨北楼四五层正中为大经堂,五楼两侧则对称排列着黄教、红教等藏传佛教等大教派的经堂。大小经堂内帷幔低垂,神灯长明,香烟缭饶,内墙四周绘有佛本生经的故事等内容的壁画,色彩艳丽,笔法细腻。土司为了抵御一切邪秽之气的侵犯,在官寨的正大门两侧各立一根高大的旗杆,顶部配以日月,杆上挂满嘛呢经幡;在房顶的四角上各安置系有铜铃的木雕龙头,并四周挂满了献给菩萨的嘛呢旗,长作歌秋颂春之音。

千古风流话松岗

    
 

松岗,嘉绒藏语意为“峡口上的官寨”,因原松岗土司官寨设于山的峡口而得名。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置长官司,辖木足、脚木足、白湾、木尔宗、上四大坝和下四大坝六个垄巴。解放后,1952年建松岗区;1956年民改后,撤松岗区,建白湾区,将松岗改名为木足乡,归白湾区所辖;1958年,将木足乡从白湾区划出,归本真区;1965年12月改木足乡为松岗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松岗乡,2001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松岗镇。

松岗土司官寨――小布达拉宫

松岗土司官寨位于距马尔康县城15公里,松岗镇松岗村,梭磨河南岸的山梁上,该官寨历经数代土司的维修、扩建,规模巨大,当时是显赫一时、最后一次大规模建造官寨是清康熙年间,创建该官寨的土司名叫昌旺尔甲,昌旺尔甲土司在当时权势极大,势力范围分布极广,控制了几乎整个四土地区,他在此为了显示和张扬自己的权力和光耀,就在原土司官寨的基础上修建了规模巨大豪华典雅、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亲官寨、其建筑外观酷似西藏布达拉宫,自称“布达拉宫第二”,也有“小布达拉宫”的称号。据说松岗土司官寨与西藏“布达拉宫”修建在青藏高原同一山脉的首尾,恰如一个在“龙头”,一个在“龙尾”。原官寨系石木结构、用片石砌成,有萨迦、宁玛、觉囊、格鲁,本波15个教派的经堂14间,土司豪华卧室3处及梭磨陴斯甲土司寝室和高级客房,当时整个松岗梁子建筑林立、行人熙熙攘攘,当时修建的堂皇和富丽,壮观可见,当时的房屋都是顺坡而起,密密盖住了整片山,宛若一个城镇,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在当时四土来说是“四土之最”。可惜,如此美丽、宏伟的建筑其命运亦同阿房宫一般毁于一场大火,令人扼腕痛惜,如今我们所看见的残存的双碉全赖于它的不坚土厚而幸免遇难,也算是后人来凭吊昔日的一种见论吧。

历史上,这里上演了汉代土司的故事,据说这里的鼎盛期却由一个女人治理,因为她残暴独断的土司丈夫被仗义者所杀;美丽,贤淑的她便在治下八个头人的扶佐下统治这片土地,这美丽开朗的女人竟然把这里疏理得井井有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如今,土司的官寨已成遗迹,可这美丽的女强人的故事却时时引人去想象她的容颜和举止。

广东飞瀑

石广东飞瀑位于距马尔康县城以西45公里的白湾乡石广东村大渡河畔,高70米,宽1米,中央电视台《长征》剧组曾经在这里选拍外果,把它作为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的军事指挥部。

站在飞水岩下仰望,那岩上的瀑布为上下紧密重叠的多层次水幕组成,远眺瀑在倾泻而下,仿佛是谁将银色的布悬挂在岩上似的,毫无动感。可走近一看,瀑布奔流而下,水花飞溅,四周好似水帘一般,层层迭下,真有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可与天下闻名的贵州黄果树瀑布媲美,更为壮观的是飞水岩下的彩虹堪称一绝,在阳光下那一道一道十分耀眼,光芒四射的红、蓝、绿、黄的彩虹呈现在飞瀑岩下,让人眼花缭乱。

凡到过飞水岩观赏过此景的游人,都赞不绝口,瀑布不但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而且还富有传奇色彩,相传当年乾隆王打金川时,曾带领皇宫里的妃子在这里洗澡、嬉戏、玩耍。

基地

养麝基地位于距马尔康县17.5公里的松岗镇哈飘村莫脚沟内,始建于1958年7月,同年9月5日捕获、饲养第一头成牛母麝,同年11月11日首次进行人工活体取香试验,至今已走过四十多年的历程,是全亚洲最大的人工养麝基地,占地约65亩,境内环境优美,白桦成林,山高、林密、气候适宜、特别适合麝生产繁殖、现有麝600余只。麝为鹿科动物,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性格孤僻,好动,易惊,最不易家养。通过2001―2002年选择两户示范户试点实施农户养麝。到目前为止,共发展养麝10户,农户养麝34只,在科技人员通过四十余年的努力,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养殖,创造了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生存空间。

直波民居

直波民居位于距马尔康县城15公里的松岗镇直波村,这里的藏民以前没烧砖瓦、亦无水泥钢筋,建筑材料仅为泥、石、木、泥为黄泥,石为本地所产质坚的石母片岩、变质页岩等,房屋建为二层、三层、四层不等,但大多数为三层,底层为牲畜、圈、草料房,二层为居室、厨房、活动室,这厅的壁柜,有的在上面描凤画龙,涂金异彩,现代很多家庭都置的是比较现代的组合柜式家具,水缸碗柜也置于其中,晨起背水满缸,一天的用水量都够了。

而这个楼板中间放的名叫“锅庄”也就是火塘、火塘一般(80×120m)不等,高出地10cm左右,塘中所积的火灰一般用来烧馍、烧洋芋、血肠等,上面放这个三角,有的是四角架,旧时人们往往用角架好坏来显示贫富的,富有的家庭用黄铜四角锅架,而穷人往往只有三块石头,锅庄进柴的一方为下方,为妇女专位,正对的为上首,是宾客老的位置,男性一般盘脚坐,女的则是跪坐式,每当夜幕降旧,全家围炉而坐,火塘烈火熊熊,哪怕窗外的世界是寒冷的冰天雪地,而在这一方的空间却是温暖的,是欢声笑语的,或宾客畅谈,或对酒高歌,其余融融。

最特别的是厕所,称为挑厕,悬空象鸽舍,周围就以这些枝条编新、窗开得很小,下面开口,仅一个蹲位,入厕时粪便垂直下落入坑,高差不多就十余米,并不恶臭也无蚊蝇。

现在藏民房很多都是现代化建筑,种薪置革、内部装修精致豪华,外部装修很有气派的。

莫斯都岩画

莫斯都岩画位于莫斯都村西侧一草坪上。于一九九九年被发现,在这草坪上零星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岩画石、石头上刻画着人物,动物等各种物体形象,画像形态逼真,生动。其中主体岩画长约2.5米,宽约1.5米,分别刻画有围猪、跳舞、生活居室、人、动物等事物形态,线条流畅,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考古价值,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直波碉群

直波碉群高大雄伟、棱角分明、墙体平整如削,技术精湛、极为牢固,系八角碉中的杰作,是川西北独有的风景。碉是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民族建筑,四千多年前的昌都卡诺文化遗址渐露雏形,二千多年前秦汉时期盛行于川西北高原,被史学家视为独特的建筑艺术载入史册,即“居山依山、垒石为石”之“邛笼”。

直波碉,以本地区丰富的石块、片石为材料,用小石块楔缝,用黄色的粘土与石块错落有序搭接而成上小下大。碉墙下宽上窄内直外斜逐层垒砌,内置横梁隔成数层。横梁同时起支撑拉扯的墙筋作用,各层间用随时可取的独木梯连接,整个碉体态完美与周围的环境也非常协调,把建造者对美的理解、绝论的技艺以及嘉绒民族的浪漫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直波碉群位于距马尔康县城15公里处的松岗镇直波村,建于清朝中叶,共两座,依山势而南北分布,南碉在村内,北碉在山梁上,相距50米。直波碉群外墙八角形,内呈圆形,整体由下至上内收渐成锥体。南碉内径8米,外墙每角相距边长2.05米,墙厚0.95米,碉高29米,共7层。第一层底部东墙中部开有一小门,东南墙上每层均有1―2个长方形了望孔。北碉内径8.5米,外部每角相距边长2.5米,墙厚0.90米。通高24.7米,碉共6层,第2、4层东南面墙上各开一小门,大小分布与南碉基本相同。

嘉绒民族建筑艺术精纯,地处邛莱山脉断裂带,历经地震风雨,两碉依直立于民间,1989年直波碉列为阿坝州州级文物,1991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又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洗去了官寨和碉旧时的尘埃,新的历史使命使马尔康县两地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为创新而留芳人间,我们借助直波碉群去抚摸过去的苍涤,目击那万箭如雨的部落战争,那抗御自然的雄姿和那过去的一切一切。

 

嘉绒圣土?锅庄的故乡--马尔康

    
 

一、卓克基土司官寨(ZKJTSGZ)(大型词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①已被命名的称号)位于马尔康县城东部梭磨河畔,国道317与省道210线的交汇处,从成都可直达景区。(②地理区位和交通位置)距马尔康县城7公里。(③距最近的集散城市的距离)卓克基土司官寨是集嘉绒文化、红色文化、土司文化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圣地。(④景区类型)元朝正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第一任土司为梭磨土司日迦查完磐的三子斯达崩。自斯达崩执政到1951年马尔康县全境解放,卓克基土司繁衍了17代,前后延续时间长达665年。1936年第17代土司索观瀛凭借其深厚的汉藏文化功底和对宗教的虔诚,重修了这座规模庞大、高大雄伟、构造精巧,集汉族民族建筑魅力于一体、融世俗与宗教两种建筑艺术为一身的城堡式建筑。1935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率红一方面军长征曾在官寨居住一周。历百年沧桑,风雨浸蚀的官寨于1994年开始修复,2005年由我县集中打造,2005年8月正式向社会开放(④历史沿革

卓克基官寨是一座规模庞大,高大雄伟,构造精巧,是一座几乎囊括了嘉绒藏族石雕古建筑艺术精华、集汉族民族建筑魅力于一体和融世俗与宗教两种建筑艺术为一身的城堡式建筑。1935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率红一方面军长征曾在官寨居住一周。同时,也是著名作家阿来《尘埃落定》的创作原形和电视剧《尘埃落定》的拍摄地及电视连续剧《长征》的开机地。(⑤总体介绍及核心景观的自然成因或负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卓克基官寨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筑,它以其精练的形式丰富了世界建筑历史宝库,堪称灿烂民族古建筑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⑥景区的个性化特色)官寨分东、西、南、北四幢楼,共五楼63间。一楼展示嘉绒农耕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农、林、牧产品及部分手工作坊;二楼展示红色文化;二楼的南楼(原汉商住所)为游客休息厅;三楼展示土司生活;四楼展示嘉绒服饰文化、藏戏文化、藏医文化、藏式手工艺精品、文物古迹、当地的旅游产品等;五楼为藏传佛教六教派的经堂及著名的坛城。(⑦景区主要游览项目)

蜀锦楼:即是卓克基土司的书房,又是中央领导毛泽东长征到此的休息房间,当毛泽东看到索观瀛桌上的《三国演义》对?d坞的描述时,感叹:“古有?d坞,今有官寨”。

土司套房:共三间,是土司会客、议政、休息、储藏、祈祷之地。

红军坪:红军长征时翻越梦笔山前往卓克基途中整顿和休息(休整)的草坪。

红军树:红军长征的历史见证,共有6棵,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人拴马的白杨树。(⑧主要景观景点,分写)

二、松岗直波碉群(SGZBDQ)(大型词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①已被命名的称号)位于马尔康县城西部,梭磨河畔下游,从成都到马尔康,再转可直达景区。(②地理区位和交通位置)距马尔康县城15公里(③距最近的集散城市的距离)集高碉文化、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情为一体的旅游地(④景区类型)建于清朝中叶,是嘉绒民族建筑艺术精纯,地处邛崃山脉断裂带,共4座,直波两碉依山势而南北分布,南碉在村内,北碉在山梁上,相距50米。历经地震风雨,两碉依直立于民间。(④历史沿革

直波碉群系直波八角碉和松岗四角碉的统称。碉是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民族建筑,四千多年前的昌都卡诺文化遗址渐露雏形,二千多年前秦汉时期盛行于川西北高原,被史学家视为独特的建筑艺术载入史册,即“居山依山、垒石为石”之“邛笼”。直波碉群四碉隔河相望,高大雄伟、棱角分明、墙体平整如削,技术精湛、极为牢固,构成了古碉建筑文化的精髓。(⑤总体介绍及核心景观的自然成因或负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八角碉高大雄伟、棱角分明、墙体平整如削,技术精湛、极为牢固,是嘉绒地区碉中之精品,构成了川西北独有的一道靓丽风景。(⑥景区的个性化特色)直波碉群、号称“小布达拉宫”的松岗土司官寨遗址、直波古城,全亚洲最大的人工养麝基地,具有较高艺术考古价值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莫斯都岩画和岷江柏自然保护区等景区景点。(⑦景区主要游览项目)

“小布达拉宫”:系松岗土司官寨遗址,其规模巨大豪华典雅、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新官寨、其建筑外观酷似西藏布达拉宫,因毁于一场大火,如今仅存依稀可见的官寨遗址。

直波古城:由高达数十丈的围墙与外相隔,有正门和小门之分,正门与南八角碉相并,小门与北八角碉相望,构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如今我们仍能看见古老而苍桑的古城小门和仅有的围墙残痕。

莫斯都岩画:岩画长约2.5米,宽约1.5米,分别刻画有围猪、跳舞、生活居室、人、动物等事物形态,线条流畅、生动,活似一本“天书”。

古道石刻:记载运粮的将士故去的功绩石碑。

养麝基地:实现人工养麝,创造了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生存空间的亚洲最大人工养麝基地。(⑧主要景观景点,分类介绍)

三、草登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①已被命名的称号)位于马尔康县城西北,从成都到马尔康再转可达。(②地理区位和交通位置)距马尔康县城92公里(③距最近的集散城市的距离)  草登寺是县境内最大的格鲁派寺院之一,是马尔康宗教格鲁派文物旅游景点。(④景区类型)建于19世纪末,该寺因辖七村,故名草登寺(草登:藏语译为七村),后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由卡尔古江央头人和清光绪十九年(1894年)卡尔古温布泽诚严措扩建。。1983年经政府批准开放,现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保存基本完好。(④历史沿革

整个寺院顺山势起伏而建,由大经堂、小经堂、活佛寝宫、医方明经院、护法殿、密宗院、殊胜塔等具有浓郁藏特色的大小建筑组成。据史载:草登寺系八世格尔底活佛洛桑臣烈创建的二十座格鲁派寺院之一。(⑤总体介绍及核心景观的自然成因或负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寺院在左右环绕两条河、山前有吉兆祥瑞的地方,是一座佛业无量讲经修道的寺院。(⑥景区的个性化特色)大经堂、小经堂、活佛寝宫、医方明经院、护法殿、密宗院、殊胜塔等的雕刻壁画、浓郁的宗教文化以及制作精美的酥油花。(⑦⑧景区主要游览项目,主要景观景点介绍)

四、西索民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①已被命名的称号)位于马尔康县城东部梭磨河畔,是国道317与省道210线的交汇处,从成都可直达景区。(②地理区位和交通位置)距马尔康县城7公里(③距最近的集散城市的距离)独具嘉绒藏族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西索民居在土司历史时期被称为卓克基赶枪巴(即卓克基街之意),当时居住此地的人多为卓克基土司的科巴(差人)和商人、民间手工艺者,据了解,居民中连续居于此寨最长者已繁衍数十代人。(④景区类型及历史沿革)西索民居以66座“垒石为室”,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是嘉绒藏族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代表,目前,全村可接待游客195人左右。(⑤总体介绍及核心景观的自然成因或负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整个民居从远处鸟瞰,便会惊奇地发现西索藏寨酷似藏族八宝图案中的“花依”图案(状如“中华结”,代表释伽牟尼的心),寨子中直来竖往、弯来拐去的青石板小道,把图案的线条展现的非常清晰。(⑥景区的个性化特色)藏寨全是三层石楼,底层饲养牲畜,第二层是厨房和住宿,三层是经堂和客房。民居建筑形如碉状,也称碉楼。此地民族特色很浓,其建筑艺术独特,审美价值高,就像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篝火晚会,民俗风情等均在这里呈现。(⑦⑧景区主要游览项目或主要景观景点介绍)

五、梭磨大峡谷(SMDXG)(小型词条)

美丽修长的梭磨河峡谷,自鹧鸪山脚刷马路口至马尔康县白湾乡热足止,全长91公里,两岸石壁峻峭,植被丰茂。河谷景色众多,美不胜收。古人云:梭磨川有三景:一是春来五月杜鹃如霞。其中以长鳞杜鹃、美容杜鹃、大叶杜鹃等分布最广。二是秋林如屏。三是悬冰流珠。(①②③④地理区位交通位置、景区类型和总体介绍)

麦诺扎拉圣窟:麦诺扎拉圣窟距离县城10公里,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整个圣地有一山,一顶,二窟,三处自显佛像,它所体现和象征的是藏传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最辉煌,最精彩的核心部分。

婆陵甲萨:“婆陵甲萨”依山就势构筑,黄土夹筋、层叠夯筑而成。从古堡的风化程度和建筑竹木的腐朽情况,可判断此处古城堡的修筑年代,至少已有千年以上。它在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古建筑学、古军事学等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考证研究价值。(②主要景观景点介绍,分类

六、大藏圣山风光(DZSSFG)(小型词条)

大藏圣山风光位于马尔康县城正北,经大郎足沟至沙尔宗乡的林场公路54公里处以西一侧,海拔3530米,由藏传佛教寺庙大藏寺及周边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峡谷彩林、高山海子等自然风光构成。(①②③④地理区位交通位置、景区类型和总体介绍)

大藏寺:大藏寺是由嘉绒高僧阿旺札巴(Tsako Ngawang Drakpa,即"语名称"之意)大师所建,建成于公元1414年,至今已有近五百九十年历史了。由于其悠久寺史及其规模,大藏寺被尊称为"札仓第二",地位仅次於格律派祖庭甘丹寺。在拉萨布达拉宫中,有一幅"西藏重要寺院"壁画,其中亦包括这座大寺。

高山草甸:位于大藏寺院对面的数百米处,是远观大藏寺整体风貌的最佳位置,可以在此开展骑马、滑草、戏雪等各类娱乐活动。站在这里可远眺雪山、观赏夕阳和云雾奇观,还可亲临神秘的天葬台。

嘉绒切索神山:“嘉绒切索神山”海拔4827米,意为像犬牙般排列有序且高耸,位于马尔康城向北大郎足沟9公里处,这里群山环抱,两岸的青山郁郁葱葱,山间的红叶格外映红,犹如一片纯洁的净土。(⑤主要景观景点介绍,分类

七、昌列寺风光(CLSFG)(小型词条)

昌列寺位于马尔康镇英波洛村山上,初创于十三世纪四十年代,属藏传佛教宁玛派,距近已有700多年历史。是著名宁玛派寺院之一。寺院是由高达六层的寺院主楼、四栋僧侣宿舍楼、寺院宾馆和游人接待室等构成。寺院主楼一楼为大经堂、二楼为讲经堂、三楼为藏经楼、四楼为多媒体电教室、五楼为金佛殿、六楼为陈列馆,楼顶为金顶。寺院地处海拔3300米,地势开阔,环境优美,有雪山、高山草甸、原始森林,有诗曰:“春之圣山杜鹃艳,夏之圣山绿地毯,秋之圣山彩林灿,冬之圣山结佛缘。” (①②③④地理区位交通位置、景区类型和总体介绍)

八、查果寺(CGS)(小型词条)

查果寺始建于元未明初,寺庙殿塔壮丽,栋梁辉煌,高大庄严。距马尔康县城约18公里,座西朝东,背靠连绵不断的青山和原始森林。查果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大师宗喀巴高徒堪钦?阿旺扎巴圆寂成佛的圣地。寺中灵塔内存放的阿旺扎巴髂前骨,显有藏传佛教六字真经的第一字。寺庙南侧50米处有一棵柏树巍然屹立,传说是阿旺扎巴的拐杖化成的,其树皮已被信众敬为神护。(①②③④地理区位交通位置、景区类型和总体介绍)

九、雪马山?梅朵措(XMS?MDC)(小型词条)

雪马山位于马尔康县南部,属邛崃山脉支系,东南走向,最高峰海拔4886米,周围跨地面积45平方公里。雪马山景色奇丽,山势峻峭,景色绮丽多姿。其中两处最为叫绝,一是“卡虎斯达”,意为雪的骏马,实为远古遗留下来的冰川,传说是被查米山神射中的纳足山神的坐骑。二是高山湖泊群,犹以梅朵措(花海)为甚,湖水清澈透明,天幕倒映湖底,自然形成的佛塔巍然屹立在湖泊两旁,是探险和旅游的乐园。(①②③④地理区位交通位置、景区类型和总体介绍)

 

 

大藏寺

    
大藏寺简介

马尔康县旅游局

大藏寺位于马尔康县城正北,经大郎足沟至沙尔宗乡的林场公路54公里处以西一侧。属于大藏乡春口村一居民组,海拔3530米,西南与沙尔宗乡和马尔康镇本真接壤,北界红原县四寨乡。

大藏寺由嘉绒高僧阿旺札巴(Tsako Ngawang Drakpa,即"语名称"之意)大师在嘉绒地区所建的最后一座寺庙,建成于公元1414年,至今已有近五百九十年历史了。在历史上,大藏寺甚有名气,堪称格鲁派在川北一带之总寺,於宗喀巴大师诸传记、《安多政教史》及明、清二代史料中常有提及。在拉萨布达拉宫中,一幅"西藏重要寺院"壁画中亦包括这座大寺。

大藏寺所在地,山形如一头巨象,寺院建在象的颈部。附近山势环绕,自然形成一座十三尊大威德金刚坛城之排列。在寺院中心可远眺东、南、西、北各有一峰,是坛城的四方护法。大藏寺历代以来发展至过百间建筑物,如同一座小城。寺僧在寺院全盛时代超过八百人之多,但在文献上一般记载为五百之数,乃取自佛教史上五百罗汉之意。

在五十年代前,大藏寺有弥勒殿三座、宗喀巴大师殿、大雄宝殿及护法殿等六座佛殿,又有祈竹楼及堪康楼各一座作两位法台历代住锡之处。各殿均有圣物及珍贵经书无数,弥勒殿供有几十米高的未来佛圣像。即使是普通的僧舍,每间楼中俱有《大藏经》(在藏传佛教中分为"甘珠尔"及"丹珠尔"两部)整套,每间房的墙壁及天花绘满了璧画,记载佛陀及历代祖师之生平史传。大殿之楼顶为鎏金铜瓦,乃汉地皇帝所赐。寺院后山上有闭关院一座,供寺僧禅修闭关之用。在寺院前方,有一座三十米高的佛塔,内有无数珍贵圣物。

由于其悠久寺史及其规模,大藏寺被尊称为"札仓第二",地位仅次於格鲁派祖庭甘丹寺。在明、清两代,寺院倍受历代帝皇及朝廷尊崇,长期得到历代帝皇的供养,其中包括法器、印章、黄金、宝物、布料及僧人日用所需。大藏寺现今仍保存着乾隆皇所赠象牙印章一枚、乾隆所供织锦布料少许、御赐天衣及五佛冠(当年有五十套之多,价值连城)散件、历代圣旨及诏书多函及明代大将军所供铜锣一个。这个铜锣是大藏寺之宝物,其锣声异常宏亮及美妙,远近知名。除来自明、清两代历代帝皇及西藏中部的无数珍贵供品及尊重外,大藏寺在历史上亦得当地十八土司的支持及供养,成为川北一带的佛法权威与中枢。

大藏寺院内部简介

1、大雄宝殿底层

大雄宝殿底层外廊为四大天王、香巴拉净土图及寺规图。殿内有46根柱子,可供近千位僧人同时上殿。在殿墙上为释迦牟尼历代本生图。近佛坛处,有左右两个经书柜,供奉珍贵之大藏经全套。在佛坛上,由左至右供奉密集金刚、佛教本师释迦牟尼、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藏寺创寺方丈阿旺札巴及文殊师利。坛顶上方供有1000尊宗喀巴祖师像。在左右两间分殿中,供奉了1000尊度母像及1000尊释迦牟尼像。在大殿近法台位置,保存了原殿的第一根柱子。

2、护法殿

此殿由创寺方丈阿旺札巴在1414年建成,乃寺院最古之八座及现今唯一幸存的建筑物。主室内分为三个分殿,分别供奉吉祥天母、玛哈卡那及财尊。殿中之580年壁画至今仍保存得极佳。在殿之右墙上有一千手观音壁画,几百年来自然流出能治病之甘露,甚为奇妙。殿中的玛哈卡那坛内供奉15?沾笸?德金刚及10?樟?臂玛哈卡那等,是主寺、至神圣的地方。

3、宗喀巴祖师殿

此殿供奉25?崭咧?宗喀巴祖师像,像入有无数舍利、宗喀巴大师舍利及舍利骨与无数经书装藏。

4、弥勒殿

弥勒佛是诸佛之慈心化现,也是当来下生的未来佛。在这座殿中,供奉40?崭咧?弥勒像,像入有无数舍利及经书装藏。

5、千手观音殿

6、不动佛殿

7、辩经院

辩经是佛学教育中之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上,辩经教育都在露天的辩经场进行。在古代,大藏寺虽有辩经教育,但却从未建造一座辩经学院。寺史上有一个百年前的预言:将来会有由远方来的施主建造成一座辩经学院,有来自汉地的僧人与藏族僧人一同学习。这座预言中的辩经院在1997年海外各国佛子资助下启建落成,其壁画甚为精美。

8、寺院文物馆

寺院文物馆前身为创寺方丈阿旺札巴的寓楼及寺中最古老之八座建筑物之一,但原建筑只有外墙得以幸存。经过几年的重建后,此建筑被用作方丈办公室、来访高僧接待楼及文物馆。

9、佛教艺术学院底层

佛教艺术学院前身为寺僧寮房,每一面墙上及房顶天花部分都绘满了佛陀及历代祖师之事行壁画。在古代,寺院原有100间同样的僧寮,每一间都绘满类似的精工壁画。现在,此建筑被保存了下来,用作训练佛教艺术的学院。

10、有1080转经轮的转经廊

11、观音碑――为纪念第六世达赖喇嘛朝圣大藏寺而立

12、供奉地主山神

 

重要人物介绍

阿旺札巴:阿旺札巴大师生於十四世纪中叶的嘉绒,幼年本信奉西藏的原始信仰苯教,并因资质聪敏及其才学而在幼年时已相当有名气。大师约於1381年赴西藏中部学法,依止格律派初祖宗喀巴学法及受僧戒,次第学习因明、般若、俱舍、中观及律学等佛法,又受灌修持各部密法,获得显密各种成就,得宗喀巴大师赐号"堪钦(Khenchen)",即"大方丈"之意。在拉萨一寺的某次僧众上殿诵经时,由于迟到而殿门已关上了,阿旺札巴曾示现穿墙入殿之神通。在十五世纪初,阿旺札巴为初成形的格律派教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宗喀巴大师的其中两大弘法事业--建立甘丹寺及创办拉萨广愿法会(自1409年始,一年一度举行,集聚数万僧人及十数万居士共同祈愿,场面盛大),阿旺札巴都是主要负责人之一。

在1409年,宗喀巴与阿旺札巴二师徒在拉萨大昭寺著名的观音圣像(称为"天成五尊观音"像)前,修持大悲观音斋戒禁食闭关(Nyung-lay),宗喀巴大师嘱阿旺札巴观察睡梦内容。阿旺札巴在晚上梦到天上降下一双白螺,二螺合而为一后跌入他的怀中,他信手取来向东方一吹,螺声震动整个东方。第二天,阿旺札巴向宗喀巴大师描述梦境,宗喀巴回答说:"这是一个吉祥的梦兆,预言你的弘法因缘在你的家乡--西藏东部,而且弘法事业将十分广大,能利益很多当地的众生!梦见吹螺表示你必将弘法;向东方而吹表义你应在西藏东部弘法;宏亮的螺声是预言你的弘法事业将广大而成功。"此时,阿旺札巴之弘法因缘已成熟了,便告别恩师而回乡。在西藏的口叙史事中,宗喀巴在师徒告别时,把自己的念珠赠予阿旺札巴,阿旺札巴便发下大愿:"这串念珠有多少颗珠子,我便当建立同数目的寺院以报师恩!"这段故事虽未见于正史上,但却流传极广。在离开宗喀巴大师后,阿旺札巴先去了现今青海塔尔寺地区。此寺乃宗喀巴大师之出生地,但当时塔尔寺并未建立。然后,阿旺札巴便在其家乡一带广弘宗喀巴大师之教法,首先建立了现今称为安斗寺的道场(此寺亦称"亚各寺",即"第一间寺院"之意,其命名据口语相传是因此寺乃阿旺札巴所建立一百零八寺之第一座),再建立了曲尔登甲寺、冬日寺、南木甲寺、罗若寺、毛尔盖寺、桑登寺、弥勒寺、康猫寺、松多寺及茶谷寺等。

祈竹仁宝哲:祈竹仁宝哲为藏传佛教格律派高僧、四川名刹大藏寺之法台及著名医师,生于1936年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师承柏邦喀仁宝哲之四大心子之二--赤江仁宝哲及铃仁宝哲、札什伦布寺卡青方丈及色拉寺昧堂方丈堪萨仁宝哲等大师。法师十岁于四川省阿坝州古刹大藏寺出家修学三藏佛法,同时亦随名师习医多年,后入位列世界三大佛教学府之色拉寺学习至考取'格西'学位(相当于佛学博士学衔),并取得政府认可之传统西藏医学医师资格。

自1986年起,法师长年巡回世界弘法赠医,锡踪遍布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美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地。法师更不断致力于积极筹协贫困地区之赠医、助学及扶贫事业,以慈悲无私之佛教精神利益众生。

 

 

马尔康县

     马尔康县

马尔康县

    

马尔康县

马尔康县


地址: 位于自治州中部
网址: http://www.iweeeb.com/w/%E9%98%BF%E5%9D%9D%E9%A9%AC%E5%B0%94%E5%BA%B7%E5%8E%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