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缄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现在位置:首页>>成语词典>>三缄其口
【使用频度】经常使用【产生年代】古代
【语法结构】动宾式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解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英文解释】speak with caution <absolute refusal to talk with one's mouth sealed more than once>
【典故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语法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
【举例造句】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三缄其口。(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同义语 近义词】缄口不言 守口如瓶 默不做声
【反义词】口若悬河 夸夸其谈
【相关成语】金人三缄
【成语接龙】让再让三 观隅反三 一而二,二而三 鼎足而三 一而再,再而三 举一反三 不壹而三 两两三三 语四言三 咸五登三 口不择言 口齿伶俐 口服心服 口直心快 口角风情 口谐辞给 口中蚤虱 口干舌燥 口不二价 口如悬河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到周朝的首都去参观周王的祖庙,祖庙在当时是很神圣的地方,一般参观者必须保持沉默。孔子看到庙堂大殿右边的台阶前有一个铜人,铜人的嘴上封了三道封条,在背上还刻着字:“这是古时说话最小心谨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