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门城楼

现在位置:首页>>旅游景点>>北京天安门城楼


省份: 北京市
城市: 东城区
门票价格: 15元
北京天安门城楼地图:

点击地图区域不放拖动可移动地图, 使用左上角控制器可缩放地图.(地图位置标点偶有误差,仅供参考)

正在努力装载北京天安门城楼地图...


简介:
天安门城楼位于伟大祖国首都北京城的中心,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门楼,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瞩目。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天安门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叫承天门,寓意"奉天承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改建,更名为天安门。  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总高34.7米。城楼上60根巨柱高耸,金砖铺地,一平如砥;南北两面均为菱花格扇门;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传统的金龙彩绘和吉祥图案;大厅内一盏重450千克的宫灯和16盏重350千克的辅灯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经过了4次较大的修缮,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国家举行重大庆典和集会的场所。

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天安门已成为中国的象征,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景点类型: 古城*,遗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出行方式: 自助*,自驾*,市内*
适合人群: 家庭*,个人*,情侣*,朋友*,小孩*,老人*
游玩项目: 摄影*,文化游*,观赏*
景点:

天安门的设计者

     天安门城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设计者蒯祥生于明初洪武年间,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其父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工匠。蒯祥深受父亲的影响,30多岁即“能主大营缮”,是位造诣很高的木匠了。
    《宪宗实录》记载,蒯祥“一木工起隶工部,精于工艺”。永乐十五年,明成祖蛛棣重建北京城时,蒯祥同大批能工巧匠一起被征集到北京。由于他技艺超群,在营造中充分发挥出建筑技艺和设计才能,很受督工(建筑师)蔡信等人的重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宫宫殿落成,蒯祥便被提升为工部营膳所丞。
    在北京宫殿的营建中,先后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工匠。除工于设计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杨青(官至工部侍郎)外,还有与蒯祥同时代的著名雕刻石匠陆祥等。在宫殿初建阶段,蔡、杨二人起了很大作用,但他们当时都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年轻力壮,又工于计算和绘画,在蔡信、杨青去世后,大量的皇家工程边都由蒯祥主持。明成化年间,重建承天门时,蒯祥是设计者,并参与了施工。以后,蒯祥还多次负责主持对承天门的修缮。
    蒯祥不仅对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已达炉火纯青。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连明宪宗皇帝也很敬重他。1420年,承天门建筑完工后,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称他为“蒯鲁班”。后来,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职期间,先后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三大殿,明景宗天顺年间兴建裕陵。“凡店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者”。“凡百营造,祥无不与”,《宪宗实录》中这样评说。
    蒯祥的人品也受众人称赞。他官职大了,仍为人恭谦正直,俭朴如初,就连出门也从不坐轿。晚年,他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有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是热心指导或亲临现场。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终年84岁。过去北京曾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曾在这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天安门上的大红灯笼

     在重要节日和国家庆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悬挂大红灯笼,已成为惯例。八个大红灯笼高悬于天安门城楼上,为节日的首都增添了喜庆祥和的热烈气氛。
  1994年9月以前,每逢节日及大型庆典,天安门一直悬挂着开国大典时启用的特大型灯笼。每个灯笼高2.23米,周长8.05米,重约80公斤。长年来,该灯存在体积大、悬挂费力、存放困难等问题,且外观红纱布每隔二三年因褪色就要更换一次。
1994年9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天安门城楼修饰一新,同时,城楼上四对巨型旧灯笼也随之光荣退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钢结构折叠式新型灯笼。这种新式灯笼是由北京市第一房屋修建工程公司下属的设备安装公司于建国45周年前夕研制成功的。新灯笼是一种折叠式可收缩灯,较过去旧灯笼相比,具有便于运输、吊挂、收存三大特点。灯笼的外观大小未变,但收缩后仅为原灯笼的十分之一。该灯笼采用新型弹簧钢片材料制成,重量稍大于旧灯笼,但却解决了旧式灯笼随风摇摆时可能带来的危险。
退役下来的旧灯笼在当初是怎样制作并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上的呢?1949年国庆大典前夕,周恩来同志把设计和布置天安门城楼的任务交给了华北军区政治部的“抗敌剧社”(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前身)。当时,团里有两个日本美术专科学校的毕业生。一个叫小野,另一个叫森茂。1945年,他们与一群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青年·逃出北平,在张家口加入了八路军,被分配到“抗敌剧社”作舞台美术工作。解放区的艺术熏陶和长期的舞台美术创作实践,使他们成为当时华北军区中出色的美术家。于是,团里就把天安门的装饰设计交给了他俩。小野和森茂吸收了大家的合理意见,仅一个星期就画出了20张草图,大家对草图又进行了反复推敲和筛选,最后转呈给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审批定稿。
    周恩来同志很关注此事,仔细察看了每张草图,当看到十根廊柱间画有八盏太阳般的灯笼设计时,脸上露出欣慰笑意,立即指示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张致祥务必在国庆大典前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张致祥和文工团舞美队的苏凡俩人跑遍了整个北京城,也没有看到这么巨大的灯笼。离庆典仅有10天时间,大家心里很是着急,这时只见小野思索半晌说道:“北京城虽无这么大的灯笼,但不是有小灯笼吗,找个扎灯艺人来,大灯笼和小灯笼还不是一个做法。”一句话提醒了大家,苏凡直奔故宫,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浩如烟海的清宫档案中,还真记载着一位健在的扎灯老艺人。他们根据提供的地址,在前门外寻到了这位姓尹的老师傅,请他“出山”。老艺人看了设计图,又到城楼现场看了后说道:“这么大的宫灯,我这一辈子别说做,见也不曾见过,让我做,可以,不过我有个条件,这几个灯笼,我得找我的徒弟来一起做,而且只能在天安门城楼上做,不然,做成了也抬不上去呀!”老人带着两个徒弟和两个日本美术家,一起在城楼上整整苦干了三天三夜,终于提前两天完成了大红灯笼的制作。十几名战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几个巨大的“太阳”灯笼挂到城楼十根廊柱之间。鲜红的灯笼映照着每个人的笑脸,映照得天安门金碧辉煌。
如今,与共和国走过45个春秋的旧灯笼光荣退役后,分别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中国革命博物馆等有关单位保存和收藏。

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主席画像

      天安门城楼正中门洞的上方悬挂的是各族人民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彩色巨幅画像。画像板外框高6.4米,宽5米,框心画像高5.8米,宽4.4米。不管你站在画像前方哪个位置,毛主席那庄重而慈祥的面容都会注视着你。每一位来天安门广场的人,无不亲切地走近毛主席画像前端详、凝视、拍照,留下美好的回忆和纪念。看到这幅毛主席画像,人们就会想起1949年的开国大典,仿佛听到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洪亮声音。
1949年开国大典悬挂的毛主席画像与现在不同。那时,悬挂的是一幅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在解放区最流行的一张毛主席画像。画家们怀着对领袖的无限热爱,从新华书店买来一张宣传画作参考,经过紧张、认真、仔细的绘画,终三在开国大典之前,将毛主席画像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周恩来同志对庆典的各项准备工作非常关心,他在10月1日清晨最后察看天安门装饰工作中,发现画家们把宣传画下面标有“毛泽东”三个黑体字也一同描写在了画像的下方。周恩来看后感到这样不妥,并说:“毛主席那么不谦虚,还自己喊自己毛泽东。”要求赶快采取措施把三个黑体字涂去。
此时,离庆典活动还有几个小时,要想把巨幅画框取下来再作处理已来不及了,画家们急中生智,立刻爬上工人们搭起的高高脚手架,用灰蓝色颜料把画像下面的白边连同黑色的字体涂成中山装的颜色,又在延长的身体部位的服装上加了一个扣子,使其协调而不失比例。这就是城楼上悬挂的第一幅毛主席画像。
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按惯例在每年的国庆节前更换一次。画像至今已换版四次。第一版为1949年开国大典悬挂的头戴八角帽的毛主席画像;1950年至1952年悬挂的毛主席正面短发穿绿呢上衣的画像为第二版;1953年至1968年悬挂的是毛主席侧面像为第三版。1969年至今悬挂的是第四版毛主席正面像。
从1971年起,更换城楼正中的毛主席画像的任务,一直由北京市建筑总公司五建公司担任。每次从搬运到悬挂工人们都格外谨慎,从公司抽调来的30个身强力壮的工人来到天安门院内画像棚,先用绳子经棚顶上的滑轮吊起一吨多重的像框,十几个人托起框底,卡车倒进棚里,装上车后在人的指挥引导下,运到城楼下,再用吊车吊起,换下悬挂了一年的旧画像。据该公司的李贵友老师傅介绍:“原来参加搬运主席像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1985年后政审虽然取消,但在每次搬运时,单位都要先给工人开会,讲搬运毛主席像的重要性。”这些年来,该公司出色地完成了悬挂毛主席像的任务。
1994年前的毛主席画像板是由21块五合板和铝板制成,不仅易变形翘角,且影响画像整体效果。1994年国庆45周年时,在大规模粉刷、装饰天安门城楼的同时,对天安门城楼中央的毛主席画像板也进行了更换。更换后的画像板为一整块采用新工艺研制而成的平面玻璃钢,弥补了以前的不足,增强了画像效果,使毛主席画像更加光彩夺目。
五十年代,每逢“五一”、“十一”节日时,城楼正中悬挂毛主席画像,广场东侧竖立马克思、恩格斯画像,西侧竖立列宁、斯大林画像。“十一”国庆节与“五一”劳动节不同的是在纪念碑北侧增设孙中山画像,与城楼正中毛主席画像相对,挂像时间为节日前后一周。    “文化大革命”期间,天安门南、北两面及端门南北两面均挂有毛主席像。1975年将天安门北面和端门南北面毛主席画像撤除。
1980年,根据中央“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天安门广场只保留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画像,今后在必要的时候才悬挂马、恩、列、斯等导师的画像。1989年4月,中央决定对节日礼仪活动进行改革。此后,“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期间,天安门广场只竖立孙中山先生画像,不再竖立马、恩、列、斯等导师画像。中央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节日期间主要都是悬挂本国民族英雄的画像。孙中山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驱,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我们在乎时悬挂毛主席的画像,在“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摆放孙中山的画像。不再竖立马、恩、列、斯的画像,丝毫不意味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有何变化,我们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毛泽东主席的革命实践活动和毛泽东思想本身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天安门的历史沿革

     追溯天安门的历史,不能不提到古都北京的历史与演变。天安门和北京的每一处古城垣一样,无不在历史的长河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北京,唐为幽州,辽为燕京,金代为中都城,元代改为大都,明、清称北京。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先后有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八个朝代以北京为都城。各个朝代在北京大兴土木,建造了各具特色的古建筑。最早对天安门建筑有间接影响的是元代的元大都。
    元中统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部)。公元1264年元世祖诏令以燕京作为中都,至元九年改中都为大都。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兴建,到128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年之久。元大都放弃了金代以前的都城旧址(今北京城西南部的莲花池以东一带),使北京城搬了一次家。这是一个很规整的城市,略呈长方形的大都城,南墙位置在今长安街南侧,北墙在今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的北三环路附近。现在那里还存有断断续续的土丘,被称为土城子,就是元大都最早的北城墙。大都城从里至外分别是宫城、皇城和大城。大城周长60华里,有11个门。南面三门:正中为丽正门(今正阳门),东为文明门,西为顺承门;东面自南而北是齐化门、崇仁门、光熙门;西边自南而北依次是平则门、和义门、肃清门;北面只有两座城门,东为安贞门、西为德胜门。皇城的南门叫灵星门,在今午门一带。灵星门与丽正门之间有一“T”形宫廷广场,后来明清两代的宫廷广场基本沿用其旧址,并在中间建造了天安门。元大都城墙四隅均有角楼,城外设有墩台,城内宫殿在前,坊市在后,50个街坊星罗棋布。当时,有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来到中国,看到“大汗之城”元大都那富丽堂皇的宫殿和景色优美的花圃后,大为赞叹道:“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我们竟是不能描写她了。”他后来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因有大都城的记述,而使这座古城得以传播,名扬世界。元朝虽未建造天安门,但它另择新址的建筑格局以及元故宫、宫廷广场的定位,却使明代始建天安门具有了可行性。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元朝统治被推翻,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同时,明大将徐达统率军队攻克元大都,更名为北平。此时,明朝统治者对元大都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尤其是将元大都的精华——元故宫尽行拆除,以消除前王朝的“王气”,致使当年金铺朱户、丹楹藻绘、辉煌至极的元宫城荡然无存。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其孙建文帝继位。这时,在明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北平,夺得皇位,登上皇帝的宝座,从燕王变成了明成祖,并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将北平改称北京,暂称“行在”(皇帝在外时的行都)。
    明成祖朱棣就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决定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他的“龙兴之地”北京。他之所以要迁都北京,主要原因是由于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关口不下百十”,“会通漕运便利,天津通海运”的优越地理位置。此外还在于为了控制北方和东北地区,以维护全国的安定。于是,在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便分遣大臣赴各地督民采木,烧造砖瓦,并征发各地工匠、军士、民工,开始了营造北京的筹备工程。永乐十五年(1417年),大规模营建北京的工程正式开始,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方告完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颁诏正式迁都北京。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基础上,吸取历代都城规划的优点,又参照南京规制营建而成。“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实际上,北京新建的宫殿比南京的更加壮丽。它外城包着内城南面,内城裹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全城形成一“凸”字形。内城基本亡取元大都旧址,明初北墙向南移五里,至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后又将南城墙向前推移到今正阳门一线。内城有九门,正南为正阳门(即元代丽正门);皇城在内城中央,共有六门:东有东安,西为西安,北为北安,广场南侧为大明门,承天门左为长安左门,右为长安右门。宫城又称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共有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由于南城墙向南拓展,皇城与紫禁城也依次南移,皇城南移到今天所见的位置即长安街北侧。皇城的中门,根据明南京城的名称改称承天门(今天安门),承天门内仿照南京城布局建造端门。宫城南移到现在紫禁城的位置,正门由元代的灵星门改称午门。在营建紫禁城的同时,又利用午门前方的中心御道左  右两侧,按“左祖右社”规制建造了太庙和社坛两组严  格对称的建筑群。此外,在承天门(清代改称天安门)前开辟一个“T”字形的宫廷广场,广场东、西、南三面都修筑了宫墙,使广场封闭起来,并在东、西两翼和南端凸出的一面,各开一门即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和正南方的大明门(清代改称大清门)。
  承天门属皇城中的重要建筑。承天门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时,只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承天之门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为尊。
  明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毁,当时没能立即恢复,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这次重建,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此后,明代180年间虽有修建,但都未作较大变动。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又毁于战火。清/顷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并更名承天门为“天安门”。后来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1952年的两次大规模修缮,1970年的重修,基本保持了顺治时改建的形制。1970年重修后的天安门比原来的天安门高了83厘米,通高为34.7米(原高为33.87米)。
  从天安门这座古老建筑500多年的历史轨迹中可知,天安门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象征,是目睹封建王朝兴衰更迭的历史见证人。

天安门的历史沿革

      追溯天安门的历史,不能不提到古都北京的历史与演变。天安门和北京的每一处古
城垣一样,无不在历史的长河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北京,唐为幽州,辽为燕京,金代为中都城,元代改为大都,明、清称北京。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先后有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八个朝代以北京为都城。各个朝代在北京大兴土木,建造了各具特色的古建筑。最早对天安门建筑有间接影响的是元代的元大都。
    元中统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部)。公元1264年元世祖诏令以燕京作为中都,至元九年改中都为大都。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兴建,到128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年之久。元大都放弃了金代以前的都城旧址(今北京城西南部的莲花池以东一带),使北京城搬了一次家。这是一个很规整的城市,略呈长方形的大都城,南墙位置在今长安街南侧,北墙在今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的北三环路附近。现在那里还存有断断续续的土丘,被称为土城子,就是元大都最早的北城墙。大都城从里至外分别是宫城、皇城和大城。大城周长60华里,有11个门。南面三门:正中为丽正门(今正阳门),东为文明门,西为顺承门;东面自南而北是齐化门、崇仁门、光熙门;西边自南而北依次是平则门、和义门、肃清门;北面只有两座城门,东为安贞门、西为德胜门。皇城的南门叫灵星门,在今午门一带。灵星门与丽正门之间有一“T”形宫廷广场,后来明清两代的宫廷广场基本沿用其旧址,并在中间建造了天安门。元大都城墙四隅均有角楼,城外设有墩台,城内宫殿在前,坊市在后,50个街坊星罗棋布。当时,有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来到中国,看到“大汗之城”元大都那富丽堂皇的宫殿和景色优美的花圃后,大为赞叹道:“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我们竟是不能描写她了。”他后来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因有大都城的记述,而使这座古城得以传播,名扬世界。元朝虽未建造天安门,但它另择新址的建筑格局以及元故宫、宫廷广场的定位,却使明代始建天安门具有了可行性。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元朝统治被推翻,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同时,明大将徐达统率军队攻克元大都,更名为北平。此时,明朝统治者对元大都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尤其是将元大都的精华——元故宫尽行拆除,以消除前王朝的“王气”,致使当年金铺朱户、丹楹藻绘、辉煌至极的元宫城荡然无存。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其孙建文帝继位。这时,在明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北平,夺得皇位,登上皇帝的宝座,从燕王变成了明成祖,并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将北平改称北京,暂称“行在”(皇帝在外时的行都)。
    明成祖朱棣就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决定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他的“龙兴之地”北京。他之所以要迁都北京,主要原因是由于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关口不下百十”,“会通漕运便利,天津通海运”的优越地理位置。此外还在于为了控制北方和东北地区,以维护全国的安定。于是,在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便分遣大臣赴各地督民采木,烧造砖瓦,并征发各地工匠、军士、民工,开始了营造北京的筹备工程。永乐十五年(1417年),大规模营建北京的工程正式开始,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方告完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颁诏正式迁都北京。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基础上,吸取历代都城规划的优点,又参照南京规制营建而成。“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实际上,北京新建的宫殿比南京的更加壮丽。它外城包着内城南面,内城裹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全城形成一“凸”字形。内城基本亡取元大都旧址,明初北墙向南移五里,至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后又将南城墙向前推移到今正阳门一线。内城有九门,正南为正阳门(即元代丽正门);皇城在内城中央,共有六门:东有东安,西为西安,北为北安,广场南侧为大明门,承天门左为长安左门,右为长安右门。宫城又称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共有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由于南城墙向南拓展,皇城与紫禁城也依次南移,皇城南移到今天所见的位置即长安街北侧。皇城的中门,根据明南京城的名称改称承天门(今天安门),承天门内仿照南京城布局建造端门。宫城南移到现在紫禁城的位置,正门由元代的灵星门改称午门。在营建紫禁城的同时,又利用午门前方的中心御道左  右两侧,按“左祖右社”规制建造了太庙和社稷坛两组严  格对称的建筑群。此外,在承天门(清代改称天安门)前开辟一个“T”字形的宫廷广场,广场东、西、南三面都修筑了宫墙,使广场封闭起来,并在东、西两翼和南端凸出的一面,各开一门即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和正南方的大明门(清代改称大清门)。
  承天门属皇城中的重要建筑。承天门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时,只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承天之门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为尊。
  明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毁,当时没能立即恢复,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这次重建,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此后,明代180年间虽有修建,但都未作较大变动。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又毁于战火。清/顷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并更名承天门为“天安门”。后来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1952年的两次大规模修缮,1970年的重修,基本保持了顺治时改建的形制。1970年重修后的天安门比原来的天安门高了83厘米,通高为34.7米(原高为33.87米)。
  从天安门这座古老建筑500多年的历史轨迹中可知,天安门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象征,是目睹封建王朝兴衰更迭的历史见证人。

天安门城台两侧的巨幅标语

     在天安门城台毛主席巨幅画像两侧,有两条相互对称字数相等的巨幅横标。标语长30米,宽2.2米,木质结构,西侧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东侧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横标布置在城楼正面上方,不仅仅在于它的装饰性,更重要的是使这座古老的建筑具有了时代特征。
  天安门城楼两条横标,是1949年开国大典时,由两位日本美术家小野和森茂设计的。他俩于1945年在我国张家口加入了八路军,后分配到华北军区宣传部“抗敌剧社”。开国大典时担负了装饰天安门的主要工作。横幅采用了我国传统的楹联对称形式,底为红色,字、外框均为白色,且字与框凸出墙体。这一富于变化的设计,使整幅标语既大方,又具有立体的美感。那端庄匀称秀丽而又醒目的宋体字出自于钟灵的手    抗战时期,钟灵当过延安俱乐部的主任,这一职务几乎使他成为专司往墙上刷大标语的人。他的书法好,尤其擅长美术字,特别适合刷写宣传大标语。传说延安城墙上的标语几乎都是他写的。当年,毛主席在延安居住散步时,看见土墙上有一幅标语把“工人”的工字中间的一竖拐了个弯,把“人”字的一捺加上了三点,因此把它作为“党八股”的典型事例写进了文章:“这位同志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学生是无疑的了……。”
    最初天安门城楼标语内容是繁体大字,醒目端庄,雄劲美观。繁体字改为简体字是在1964年“五一”前夕。我国1956年开始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1964年国际劳动节,天安门两侧标语上边的繁体字“华”、“国”、“万”、“岁”、“团”全部改成了简体字。1970年天安门重建,大标语由原来木制改成金属制造,标语边框去掉了花纹,并改成米黄色。
    现在,人们看到的城楼两条横标内容与开国大典时的内容略有不同。开国大典时,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是由当时的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同志拟定的。1950年国庆时,又经胡乔木同志建议,把天安门东侧的“中央人民政府万岁”换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西侧内容未动。对于东侧标语的改动,胡乔木同志这样解释道:天安门上的两条标语,一条写“中国”,一条写“世界”,既有民族意义,又表达了国际主义精神,无论何时都是适用的。这精辟的注解,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这深刻的内涵,蕴含着东方巨龙致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信念。

毛主席画像的绘制者

     为保持毛主席画像的色彩效果,使毛主席的光辉形像永远留在亿万人民心间,每年国庆节前夕,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画像就要更换一次,由画家重新绘制。
    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是带八角帽的毛主席画像,由原国立艺专实用美术系周令钊主画,陈若菊(周令钊爱人)协助绘制而成。1950年改用毛主席正面、短发穿绿呢上衣照片,由北京市人民艺术工作室辛莽主画,左辉、张松鹤协助绘制而成。1953年至1964年改用只露左耳的侧面像,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振仕绘画。1965至1968年继续使用侧画像由北京市美术公司王国栋绘画。1969年后改用新华社发表的正脸标准像照片,由北京市美术公司王国栋、陈永贵各画过几次。1977年至今一直由该公司著名画家葛晓光担任毛主席画像的绘制工作。
    说起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葛晓光感触颇深,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画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是一项政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既荣耀又严肃认真的事情。需要有深厚的绘画功底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它与一般室内创作相比,在其表现方法、材料选择、颜色调
配等方面都不大一样。画出的毛主席像,要使人们在金水桥、旗杆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不同位置的正面和侧面,都能看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在春、夏、秋、冬四季均能保持整个画像的色调和谐与舒适。还要考虑到画像周围的色彩、空间、气氛、对人物的理解等因素,要求在五官等重要部位必须以精湛的技艺按照程序一次绘画成功。“要知道,画像一出手,面对的是亿万人民,容不得半点勉强。”  画家要在有3人多高的画像板上画毛主席像,不但要有良好的技能,还要有强壮的体魄。因为有时画家要在处理主要部位时需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以前画像时要在搭起的架子上绘画,上上下下不知要多少次,后来改为使用自动升降架。绘制工作一般在每年8月中旬开始,9月下旬完成创作。此时正是高温时节,画家在高温的棚子里工作,常常是汗流浃背,一笔一绘注入了对领袖的无限深情。主题绘画完成后,中间需要几次上色,直到画像产生出最佳色彩效果为止。天安门前日日迎朝阳,毛主席画像天天挂城楼。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每天仰望瞩目这幅画像的游客也堪称世界之最。

节日里的天安门

    

节日里的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节日气氛

天安门城楼上红灯笼

    

天安门城楼上红灯笼

天安门城楼上红灯笼

自助旅游指南:     天安门位于北京的中心,属于东城区,临长安街。那里有很多路公交车,1路 52路,4路 ,10路……
传真: 010-63095745
电话: 010-63095745
地址: 北京东城区天安门院内西侧
网址: http://www.iweeeb.com/w/%E5%8C%97%E4%BA%AC%E5%A4%A9%E5%AE%89%E9%97%A8%E5%9F%8E%E6%A5%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