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乳糜胸
现在位置:首页>>疾病百科>>外伤性乳糜胸
胸膜腔内积贮来自胸导管渗漏的乳糜液或淋巴液即谓乳糜胸。
【诊断】
外伤性胸导管损伤较早出现症状,早期易被误诊为血胸,控制出血后胸腔引流液由清变混浊,由淡红色变为乳白色,且随着进食量的增多(尤为高脂食物)而增多。病人表现为严重脱水、消瘦等营养不良的症状,胸腔内乳糜液积贮增多对肺组织产生压迫,纵隔向对侧移位,回心大静脉回流不畅,病人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循环血容量减少和回心静脉血流不畅,使心排血量降低,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偏低,病人诉说心悸、气急、头晕和乏力等症状。乳糜液能抑制细菌生长,故乳糜胸伴发胸膜腔感染较为少见。
【治疗措施】
(一)保守治疗 通过胸腔闭式肋间引流或反复胸腔穿刺,抽尽胸腔积液,促使肺组织扩张,消灭胸内残腔,有利于胸膜脏层与壁层粘连,以促进胸导管或其分支的破口早日愈合,并通过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饮食和肠外营养和输血补液以减少乳糜液的外溢而促使治愈。保守疗法一般适应于病人情况尚好,胸腔乳糜液每日在300~500ml之下。连续治疗1周左右,观察病人有无好转倾向。如果保守治疗失败则应采取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方法结紥破裂的胸导管或及其分支。胸导管具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因而胸导管结紥后不致引起淋巴管道回流的梗阻。为了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术前准备极其重要。首先要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和水与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可作淋巴管造影以了解胸导管破损的部位和范围,并采取相应的手术途径和方法。手术途径一般采取患侧切口进胸,如双侧乳糜胸以采取右胸途径为宜。患者在当天手术前2~3小时,从留置胃管内注入高脂肪饮料,内加入美蓝有利于术中寻找胸导管及其分支的破损部位。在胸导管裂口上下端予以双重结紥或缝紥。如果术中不能发现胸导管破口,则可按胸导管解剖位置,在奇静脉下方切开纵隔胸膜,在隔肌上方胸椎体前食管后方主动脉左侧,显露胸导管并予以双重结紥。术后2~4周内给予低脂饮食。
【病因学】
在正常情况下,除右上肢和头颈部外,全身的淋巴液均输入胸导管,然后在左侧颈部注入左颈内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交接处,流入体静脉系统。胸导管起自第12胸椎和第2腰椎间的腹腔内乳糜池,沿着腹主动脉行径,在腹主动脉的右后方上行,经膈肌主动脉裂孔进入纵隔,在后纵隔内胸导管沿着降主动脉与奇静脉间上升至第5、6胸椎水平转向左侧,并沿降主动脉和食管的后方上行,最后在左锁骨下动脉后内侧抵达颈部,并流入体静脉内。鉴于上述胸导管解剖的特点,位于第6胸椎以下(或奇静脉水平以下)的胸导管损伤或梗阻,常引起右侧乳糜胸,而第5胸椎以上(主动脉弓以上)的胸导管损伤或梗阻常引起左侧乳糜胸。
导致乳糜胸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外伤性 胸部外伤或者胸内手术如食管、主动脉、纵隔或心脏手术可能引起胸导管或其分支的损伤,使乳糜液外溢入胸膜腔。有时脊柱过度伸展也可导致胸导管破损。
(二)梗阻性 胸腔内肿瘤如淋巴肉瘤、肺癌或食管癌压迫胸导管发生梗塞,梗阻胸导管的近端因过度扩张,压力升高,使胸导管或其侧支系统破裂。丝虫病引起的胸导管阻塞目前甚为罕见。
其他原因引起的乳糜胸甚为少见,纵隔或肺淋巴管的先天性异常,偶尔见于新生儿的乳糜胸病例。极少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例,因血栓或其他原因产生身体上部大静脉梗阻或者肺淋巴血管瘤引起胸膜下淋巴液的渗出,可能造成一侧或双侧乳糜胸。
【病理改变】
乳糜胸含有比血浆更多的脂肪物质,丰富的淋巴细胞以及相当数量的蛋白质、醣、酶和电解质。一旦胸导管破裂,大量的乳糜液外渗入胸膜腔内,必然引起两个严重的后果:其一,富有营养的乳糜液大量损失必然引起机体的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障碍以及大量抗体和淋巴细胞的耗损,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其二,胸膜腔内大量乳糜液的积贮必然导致肺组织受压,纵隔向对侧移位以及回心血流的大静脉受到部分梗阻,血流不畅,进一步加剧了体循环血容量的不足和心肺功能衰竭。
渗入胸膜腔内乳糜液数量多寡不一,小则每日100~200ml,多则每日可达3000~4000ml,这主要决定于胸导管破口的大小、胸膜腔内的负压、静脉输液量及其速度与摄入食物的性质。
【临床表现】
外伤性胸导管损伤较早出现症状,早期易被误诊为血胸,控制出血后胸腔引流液由清变混浊,由淡红色变为乳白色,且随着进食量的增多(尤为高脂食物)而增多。病人表现为严重脱水、消瘦等营养不良的症状,胸腔内乳糜液积贮增多对肺组织产生压迫,纵隔向对侧移位,回心大静脉回流不畅,病人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循环血容量减少和回心静脉血流不畅,使心排血量降低,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偏低,病人诉说心悸、气急、头晕和乏力等症状。乳糜液能抑制细菌生长,故乳糜胸伴发胸膜腔感染较为少见。
患病部位: 胸部疾病*
一级分类: 胸外科学*
二级分类: 胸膜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