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区(山东省青岛市)

现在位置:首页>>地区概况>>李沧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青岛市
邮政编码: 266021
电话区号: 0532
面积: 98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 28万

李沧区地图:

点击地图区域不放拖动可移动地图, 使用左上角控制器可缩放地图.(地图位置标点偶有误差,仅供参考)

正在努力装载李沧区地图...


概况:
    
  位置:李沧区地处青岛市区北端,位于东经120度26分,北纬36度10分。东依崂山山脉与崂山区接壤,西临胶州湾,南邻四方区,北靠城阳区与流亭国际机场相连,是进出青岛的咽喉之地,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东西长约14公里,南北长约11公里。区境总面积为97.98平方公里。

  沿革:1898年德占青岛时期,李沧属即墨所辖。次年,胶澳租界区分为青岛区和李村区。1932年前后,西部沧口和东部李村一同分设乡区建设办事处。1935年5月,沧口地区划归市区,属市区8个办事处之一。1935年9月,四方与沧口合并为四沧区,后称第五区。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成立四沧区人民政府,而李村一直为崂山办事处和原崂山区政府所在地。1951年6月成立沧口区人民政府。1994年4月,经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批准,将原沧口区李村河以北的8个街道办事处和楼山乡与原崂山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区域合并,设立新的李沧区,同年6月成立李沧区人民政府。

  区划:1994年6月成立的李沧区辖一乡一镇,八个街道办事处,52个行政村和75个居委会。

  人口:1998年末,全区总人口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66人。全区人口出生率8.08‰,死亡率5.53%,自然增长率2.55%。区内有回、蒙、满、壮、苗、朝鲜、土家等少数民族12个,约1700多人。

自然条件

  地形、山脉与河流:李沧区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良。东部低山丘陵,中部地势平坦,西部沿海,海岸线长约13公里,主要出产鱼类和贝类等海产品。境内有卧狼齿、老虎山、北平岚、烟墩山、楼山、凤山等12座山丘,均系崂山余脉。其中卧狼齿海拔428公尺,是李沧区最高点。李村河、王埠河等9条季节性河流,均发源于崂山山脉,流经区内。

  资源:李沧区有土地、建材、海滩涂等自然资源,其中土地资源较市内他区相对丰富,现有尚未利用的土地6543亩,有海滩涂面积997公顷,具有发展旅游、房地产、水产养殖、建筑建材业的良好条件。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地,有利于多种植物生长。

经济状况

  概况:近年来,李沧区依靠“科教领先、内外并举、商贸富区、乡(镇)企强区”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乡镇经济、第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四大支柱的拉动作用,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1998年,全区预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完成工业增加值10.2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0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18%;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75%、52.40%的45.8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7亿元;商业营业额3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09.5万美元,外贸出口交货值15.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3872亿元。

  工业:截止九八年,全区共有工业企业910家,其中区办工业企业26家,乡镇工业企业390家,私营工业企业407家,职工总数4.97万人。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3亿元,占各产业总额的50%;完成工业总产值58.3亿元,完成利润1.23亿元,全区乡镇以上企业的改制率已达92.2%。主要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染织、针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制造、低压锅炉等行业为支柱的加工工业体系。李沧区从区情出发,依靠“乡(镇)企强区”的战略,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乡镇企业已成为全区的经济支柱。近年随着乡镇企业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不断加快。1998年李沧区有12项新产品通过市级鉴定。其中青岛青义燃油锅炉有限公司近年来开发了多项专利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1998年被列入青岛市十大高新技术企业。1998年全区乡镇工业完成总产值51.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8%,实现利税2.7亿元。

  农业:李沧区辖一乡一镇,共52个行政村,现有耕地381公顷,主要盛产水果、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蔬菜等农作物。近年来大力发展“两高一优”近郊现代型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农村经济迅速繁荣,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800万元,全区农民人均收入为4200元。

  第三产业: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抓好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型商业设施和市场建设。李沧区已初步形成了一街四城、七大商厦、六大专业市场的青岛市市区北部商业中心格局。1998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0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社会商业营业额29.7亿元,同比增长18%,全区市场交易额达到15亿元。有四大商场持续列青岛市十大商场之列,其中崂山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销售额居全市各大商场首位。李沧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一是规模效益明显。近年来,李沧区加快大中型商业设施建设步伐,扩大规模、拓展发展空间,增强企业竞争和抵御风险能力,争取市场份额。目前全区拥有营业面积万米以上大商厦7座。其中崂山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面积2.1万平方米,98年销售额5.62亿元,居全市各大商场首位,在已建成的大型专业市场中,沧口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交易大棚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网点面积6300平方米,是青岛市三大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之一,也是全市最大的瓜果市口和肉类市口,交易量分别占全市总需求量的50%和30%以上,交易辐射东北、江浙、新疆西藏甘肃等15个省、市。二是连锁经营立足青岛,面向全国。李沧区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拓展市场,加快连锁经营的发展步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区各类连锁店达40个。区蔬菜公司改制成立的“双永蔬菜副食品连锁有限公司”包括16个连锁店,跻身青岛市十大连锁公司行列。青岛锅贴股份有限公司连锁经营的触角已延伸到北京

  外经外贸:全区现有已开工三资企业160家,合同利用外资2.1亿美元。98年,全区共签订合同项目18个,合同利用外资27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4%;实际利用外资1904万美元,三资企业实际出口2.1亿美元,全区完成出口交货值17.4亿元。为加快全区外经工作的发展,努力改善外商投资的软硬环境,强化对三资企业的服务工作。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在东部建立了经济开发园区,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有利措施安商、稳商,帮助外商投资企业协调解决贷款、税收、销售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其次建立信息库、人才库、项目库,努力为三资企业提供人才,提供信息服务。另外,积极参加对外招商活动,建立投诉和监督制度,全区的外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是李沧区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经济成份之一,是全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1998年,全区个体工商户达到8309户,从业人员13429人,注册资金8387万元,私营企业1296户,投资人数2579人,雇工10748人,注册资金60668万元。李沧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四个重点之一,从政策、服务和外部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入手,加快其发展。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以参股、租赁、买断等形式参与国有、集体老企业和困难企业改革,使一些困难企业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出现了青岛迎春养殖公司、青岛华纱印染有限公司、青岛开开食品有限公司和青岛中能电缆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在全市颇有影响的私企大户,为发展地方经济、增加税收、解决社会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交通:李沧区通讯发达,交通运输条件方便,是连接市区内外的交通枢纽,胶济铁路穿越全境西部,境内通车里程达10公里,设沧口、楼山等站台及货场。公路四通八达,308国道、小白干路、西环海公路、四流路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青银高速公路等主要干线南北向穿越全区,承担着进出市区的客货陆路交通运输任务。设施完备和设备先进的邮电通讯以及区流亭国际机场毗邻的优越条件,大大缩短了李沧区同外界各地友好往来的距离。

文化事业

  文化艺术:全区有文体站10处,半数以上的居家委文化大院及村文站达到省一、二类标准,形成了三有文化网络;有图书馆2个,藏书25万册,李沧区图书馆属国家二级图书馆;有出报刊销售87家,区属有线电视台一座。李沦区各类文艺骨干近千人,其中高有专业文化人才近30人。有国家级会员5人,省、市级会员60多人,全区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采,去年成功举办了山东省“李沧杯”青年歌手大奖赛。崂山百货集团和崂山商贸大厦股份有限公司的鼓乐队多次奔赴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表演,展示了中国民间文化特有的丰彩。

  教育:全区现有幼儿园121处,幼儿教师670人,其中省示范幼儿园6处,市级一类幼儿园23处。有小学36处,53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23100人。普通中学12所。成人教育中心1处,教师进修学校1处。全区小学教学设施均达国家一类标准,体育达标率99%。全区有在职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68人,中学一级、小学高级735人。多年来,李沧区积极加强素质教育,并建立了青岛市唯一的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小学生文艺教育成果丰硕。1998年我区选送的小学生舞蹈《鼓妞》获全国中小学文艺汇演二等奖,合唱《雨丝》获三等奖,在青岛市是为数不多的。

  科技: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大科技投入,重视人才的引进和作用,先后同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全区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1998年全区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1项。楼山乡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中国专利工作试点乡”,该乡大枣团、十梅庵、石家村三个村被授予“山东省专利村”称号。

  医疗卫生:李沧区辖区内有卫生机构120个,其中医院12处,承担全区28万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工作。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593人,床位总数1711张。区内有个体行医者131人。在医疗机构中,李沧区医院占地面积为10.5亩,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设内、外、妇、儿、中西医结合及口腔等科室,属中型综合性医院。医院病床150张。医院年门诊量为119220人次,病床使用率为45.1%。医院职工总人数274人,卫生技术人员213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70余人。

著名人物

  王仙坡(1906―1987),男,名知昌,字仙坡,号依山园主、白衣舍人,李沧区(原沧口区)楼山乡大枣园村人。幼年聪慧好学,酷爱书画,1930年考入济南爱美中学艺术师范科,奠定了其一生为书画艺术献身的基础。1932年他又考入杭州艺专专西画系,由于他聪颖好学、勇于探求,成绩斐然,颇得校长林风眠及潘夭寿、李苦禅等教授的赏识和栽培,1935年,他与同学王式廓等13人东渡日本,考入东京大学美术科习油画。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怀着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热忱,毅然回国执教,后因眼疾回家养病。1951年11月,他与刘德维在青岛聊城路成立“青叶美术画社”,后因营业不盛,歇业回籍长期务农,直至晚年。他汲取了传统绘画的精华,作山水画,表现出一种壮阔动人、清新优美的诗的境界。晚年,他更溶中西画法于一炉,别出心裁,意态更新,受到著名画家李若禅、山水画家张伏山的高度赞扬。他的绘画作品,不仅在国内为之仰慕,在日本、东南亚各地均视为珍品。他先后被聘为青岛画院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并被编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

  修德(1920.11.16―1992.2),男,字石竹,祖籍山东省即墨县(今即墨市人)。修德自执笔跟叔祖父学书艺,后拜师即墨城内准提庵能法和尚教授书画,打下深厚的笔墨基础。16岁时,到青岛日商上海纱厂(今国棉五厂)做工。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苦练颜、柳、欧、魏等碑贴四十余年,被誉为“工人书法家”。他工于楷书与行书,见长于草书。1979年,修德的行楷在全国群众忆法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名扬书坛。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书法艺术可以概括为雅、清、厚、逸几个特点。修德的书法作品,流传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地,深受欢迎,作品有《修德书法艺术之路》、《诗书画印》、《修德书法艺术》、《修德书法艺术选》等。修德的书法艺术深得国内名家好评。书法名家许德珩题曰:“梅花清香远,书法神州闻”,叶圣陶题字“俨然古榻”。修德是中国书协会员,被列入《中国当代著名书法作品精选》中,被誉为当代中国刻苦自学成才获突出成就的著名书法家。

名胜古迹

  青岛梅园:位于李沧区楼山乡十梅庵村村东的山坡上,占地700余亩,拥有126个品种的梅花共计10000余株。梅园与青岛禽鸣园、十梅庵碑林融为一体。冬春之际,各色各样暗香浮动的梅花、汇集全国书法名家手迹的碑林石刻与禽鸣园的花鸟虫鱼相映成趣,吸引八方来客。1999年3月20日至4月20日,第六届中国梅花腊梅展览会和国际第三届梅花学术研讨会在此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部分国家和地区的10余家单位和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展览会,游客达到50余万人。


下属乡镇: 浮山路街道 虎山路街道 九水路街道 李村街道 楼山街道 湘潭路街道 兴城路街道 兴华路街道 永安路街道 永清路街道 振华路街道
李沧区内医院
李沧区内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