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

现在位置:首页>>疾病百科>>炭疽

炭疽(Anthrax)是人类及畜类所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及肠炭疽三型。

【诊断】

根据皮肤损害中心坏死性黑色干痂及其周围明显的红肿患者的职业及接触史,一般不难诊断。从损害处查到炭疽杆菌即可确诊。

【治疗措施】

病畜应严格隔离或宰杀。死畜严禁剥皮或煮食,必须焚毁或深埋。给牲畜注射炭疽疫苗,可能污染的皮革或其他畜产品,必须给予彻底消毒。处理病毒死畜或护理病人时,作好穿隔离衣等个人防护工作,要注意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敷料要进行焚毁。

对流行区工作的兽医、饲养员及皮加工人要接受炭疽疫苗的预防注射。

病人卧床休息及隔离,注意多饮水。患部不可挤压,也不要切开引流或切除皮肤损害,以防病毒扩散而引起败血症

青霉素为最有效的抗生素。磺胺药物也常常有效。对于皮肤炭疽,每日注射青霉素总量为100~200万单位。同时可加用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新霉素。对于肺炭疽及肠炭疽,每日青霉素总量应在600万单位以上;对于炭疽性脑膜炎及败血症,每日青霉素总量要超过1,000单位。

皮肤炭疽的患部可外敷磺胺类软膏或白降汞软膏。1∶8000高锰酸钾稀溶液可以湿敷。发生面部的损害破坏其下组织影响容貌者,需作整形手术治疗。

【病因学】

病原菌为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为革兰氏阳性有荚膜无鞭毛粗大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呈竹节状长链,易形成芽孢。在室温干燥环境中存活20余年,在皮革中也能生存数年。煮沸10分钟、140℃干热3小时可能破坏芽孢;1∶2500碘液经10分钟即可杀死芽孢。

炭疽多见于牧区,流行于家畜如牛、马、猪等。这些动物是因为食入含有杆菌或芽孢的饲料而发生肠炭疽,面部、鼻部、口腔和污染的泥土或饲料接触而发生皮肤炭疽;人类由于受伤的皮肤接触病畜死畜或含有芽孢的皮毛、土壤及一些皮革制口时可能发生皮肤炭疽,吸入带有芽孢的尘埃可能发生肺炭疽,食入病畜、死畜的肉和喝了污染的水或病畜的奶可能发生肠炭疽。人与人之间可以直接传染炭疽。

【病理改变】

皮肤损害处表皮缺损,在坏死组织的四周,皮肤发生在水肿及表皮内水疱,真皮水肿明显,胶原纤维束互相分离,真皮及皮下组织有大量的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血管扩张。在坏死组织中及真皮内可见许多炭疽杆菌。

肺内可以淤血及出血,痰内可见很多炭疽杆菌;肠壁可以水肿及坏死;脾脏常肿大,炭疽性脑膜炎往往有出血性脓毒性变化。

【临床表现】

潜伏期数小时至2天。因为感染途径不同,临床上将炭疽分为三型:

1.皮肤炭疽 通常发生于面部、颈部、手部或肩部等露出部位。初起在病菌侵入处皮肤发生一个红色的小丘疹,丘疹很快变成水疱,疱内含有清亮的或带血的浆液。周围组织显著肿胀及浸润,不久,水疱化脓及自然破溃,流出浆液或脓液。病变中心发生坏死并结成坚硬的黑色干痂,在痂的四周皮肤发红肿胀,其上有小水疱和脓疱。患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患者常有头痛、关节痛、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坏死的皮肤组织脱落后形成溃疡,终于发生瘢痕而愈。

少数严重的病人,局部红肿明显,形成大疱及严重坏死。病人往往发生持续性高热恶心呕吐和全身酸痛等中毒症状。在数日或数周以内,肺、肠、肝、脾及脑等内部器官可有转移的损害,导致病人迅速死亡。

2.肠炭疽 较为少见,病人突然发生高热、后续性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胃肠道症状。有时发生肝脾肿大,腹膜炎,病人可因毒血症、败血症及衰竭,在短期内死亡。

3.肺炭疽 其死亡率更高,发病急骤,有寒战高热等中毒症状。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血,可因呼吸循环衰竭在24小时内死亡,极少数发生炭疽性脑膜炎。


英文名称: anthrax;cacanthrax;charbon;furunculus gangraenescens;furunculus malignus;milzbrand;Siberian plague
患病部位: 皮肤病*
一级分类: 皮肤性病学*
二级分类: 感染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