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病
现在位置:首页>>疾病百科>>肝吸虫病
其危害性主要是患者的肝受损。虫体在胆道寄生时的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的结果。病变主要在肝的次级胆管。感染初期病变并不明显。长时间重度感染后,胆管出现局限性扩张,管壁增厚。大量虫体可引起阻塞、胆汁滞留,如合并细菌感染可引起胆管炎和胆管肝炎。慢性感染可有大量的结缔纤维组织增生,附近的肝实质可见明显萎缩。胆道分泌糖蛋白的增多,并附着于虫卵表面作为结石核心,起支架和粘附剂作用,促进胆红素钙的沉积,最后导致色素类结石(即肝内多发性结石)的出现。
【诊断】
检获虫卵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免疫诊断: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都曾试用于华支睾吸虫病的辅助诊断,但检测病人结果出入较大,且与其它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尤以吸虫类感染)有较明显的交叉反应,不能用作确诊,现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初筛之用。
【治疗措施】
积极治疗病人和感染者,是保护人民健康、减少传染源的积极措施。治疗药物目前吡喹酮(Praziquantel)为首选药。
【病原学】
中华分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Cobbold,1875)Looss,1907]简称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
【病因学】
因食入含有囊蚴的鱼而被感染。
【病理改变】
重度感染并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胆管出现局限性的扩张,管壁增厚。大量的虫体可引起阻塞、胆汁滞留,如合并细菌感染可引起胆管炎和胆管肝炎。慢性感染可有大量的结缔纤维组织增生,附近的肝实质可见明显萎缩。胆道分泌糖蛋白的增多,并附着于虫卵表面作为结石核心,起支架和粘附剂作用,促进胆红素钙的沉积,最后导致色素类结石(即肝内多发性结石)的出现。此外,国内外一些资料不断提示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管上皮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流行病学】
华支睾吸虫人体感染主要分布于远东,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中南亚国家。我国除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尚无报道外,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有不同程度流行,人群感染率在1%~30%之间。而保虫宿主动物感染的地区范围更广,感染率与感染度多比人体感染高,对人群的感染具有潜在的威胁。华支睾吸虫病在一个地区流行的关键因素是当地人群有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肉的习惯。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较为常见,但许多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常见的体征有肝肿大,脾肿大较少见,偶见发育欠佳类似侏儒症者。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并发症】
胆管阻塞、胆汁滞留、胰腺炎
【辅助检查】
病原检查:检获虫卵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因虫卵小,粪便直接涂片法易于漏检,故多采用集卵法(如水洗离心沉淀法,乙醚沉淀法等)和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做离心沉淀检查。该虫卵与异形吸虫卵相似,不易鉴别。免疫诊断: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都曾试用于华支睾吸虫病的辅助诊断,但检测病人结果出入较大,且与其它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尤以吸虫类感染)有较明显的交叉反应,不能用作确诊,现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初筛之用。近年来,有学者曾试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法检测循环抗原,其灵敏性及特异性优于循环抗体检测法。
【鉴别诊断】
常易误诊为传染性肝炎。应与其它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尤以吸虫类感染)相区别。
【预防】
大力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对肝吸虫病传播途径的认识,自觉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鱼虾。改进烹调方法和改变饮食习惯,注意分开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也不用生鱼喂猫、犬。
积极治疗病人和感染者,是保护人民健康、减少传染源的积极措施。治疗药物目前吡喹酮(Praziquantel)为首选药。
合理处理粪便,改变养鱼的习惯,都是预防华支睾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此外,结合生产的需要,清理塘泥、消毒鱼塘,对杀灭螺类有一定效果。
【治愈标准】
经过彻底治疗,经1~2个月后检查粪便无虫卵即为治愈。
英文名称: distomatosis hepatis;hepatic distomiasis;liver rot
患病部位: 腹部疾病*
一级分类: 感染与传染病学*
二级分类: 蠕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