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结石与胆管炎

现在位置:首页>>疾病百科>>胆管结石与胆管炎

管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胆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胆管系统(包括肝内胆管)内的结石,结石的性质大多为含有多量胆红素钙的色素性混合结石。胆囊内一定存在结石。在我国,胆管结石多数属于这一类。继发性胆管结石是指胆囊内结石通过扩大的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形成的结石。结石的形状和性质多与胆囊内的结石相同。多数呈多面形的胆固醇混合结石。由于继发胆道感染,结石的外层带有胆红素钙沉着。

【诊断】

有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者,特别在过去有胆囊结石病史者,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如仅表现为三联征中的1个或2个症状者,诊断常须借助于一些辅助检查方法。对无黄疸的病人可作静脉胆道造影,能显示胆管内结石影和扩张的胆管。而在有黄疸的病人必须与肿瘤或肝内胆汁郁积症所致的梗阻性黄疸,以及肝病或肝炎等所致的肝细胞性黄疸作鉴别。在肿瘤(如胰头癌或壶腹癌)阻塞胆管时,黄疸一般呈现进行性加深,体检时常可扪及肿大和无压痛的胆囊,并常有恶病质表现。而肝病或肝炎引起的黄疸,一般较淡,并且不伴有腹部绞痛史,肝功能试验常有明显异常。肝内胆汁郁积症一般也无腹痛史,可能有服用特殊药物史。后两种疾病的B超检查均显示囊和胆管无扩张现象。而胆管结石所致的胆管梗阻,除有胆绞痛外,尚有典型的波动性黄疸史。如无感染时,肝功能一般在正常范围内。在诊断困难时,应用PTC、CT、ERCP以及同位素肝胆显象图等检查,常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

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作胆总管探查或切开取石术,用T管引流胆总管,并常规通过T管作术中胆管造影术,可减少胆管残留结石的发生。手术探查胆管后,还可应用胆道镜检查,以明确胆管内有无结石遗留。通过胆道镜能定位和取出遗留的胆管结石。手术后T管引流10~14天,待病人的黄疸基本消退,全身和胆管局部感染也基本控制,并且胆管造影肯定胆管内无残余结石的胆管至十二指肠畅通无阻的,即可拔除T管。胆管残留结石和复发结石一直是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后最麻烦的问题,特别在原发性胆管结石病人,结石为较多较碎的色素钙结石,不易取尽,往往容易术后残留。这类病人即使术中已基本取尽结石,但术后结石的复发率仍然很高。为此,不少学者提出,对这类病人,首先在手术中通过术中胆管造影和胆道镜等手段尽可能取尽结石,如手术后仍发生胆管残余结石而又不能用非手术疗法取出,或在手术后数月或数年后又有结石复发,再次作胆管切开取石手术时,应加作胆道肠道内引流术、即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奥狄括约肌成形术或胆管空肠吻合术。前二种内引流手术的主要缺点为术后容易因食物返流而发生返流性胆管炎。胆管空肠吻合术后返流性胆管炎发生较少。也有人认为,在第一次胆管切开取右手术时,如发现为泥沙样色素性结石,即作胆道内引流术。胆道内引流术后,在胆道和肠道间有了一个通畅怕引流道,胆管结石即能由此排入肠道。对手术后减少结石的复发,排出胆管内可能残留的结石,消除胆管症状有相当的价值。如结石嵌顿在乏特壶腹部,奥狄括约肌成形术是首选的手术。

手术后残余结石的非手术治疗:目前,不少胆道手术后近期内发生的残余结石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取出,而避免了再次手术。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机械取石法和药物溶石疗法。机械取石法主要是通过手术后T管的窦道,在电视屏观察下,或通过胆道镜的观察,用取石篮或用特殊的取石钳将胆管内结石取出。也可通过纤维十二指肠镜切开十二指肠乳头部括约肌后,用取石将残余结石拉出胆管,或用盐水经T管将结石冲出。不少学者报告机械取石法的成功率可达90%以上。药物溶石疗法主要应用复方胆酸钠溶液、六偏磷酸钠溶液、肝素溶液以及鹅去氧胆酸溶液等,但疗效均不够满意。最近有报告采用辛酸甘油单脂和甲基叔丁醚能有效溶解2/3病例的胆固醇性残余结石。但对胆色素钙结石至今尚无特殊有效的溶解药物。对非手术疗法治疗胆管残余结石无效的病人,仍须采用手术治疗。

【病理改变】

胆总管结石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取决于结石造成的梗阻程度,以及有无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由结石造成的胆管梗阻一般是不完全的和间断性的。梗阻近侧的胆管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和管壁增厚。由于胆管梗阻不完全,一般较少影响肝组织。使梗阻近侧的胆管内常有胆汁郁积,极易继发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在壶腹部的结石比较容易造成胆管完全性梗阻,此时,如发生胆管感染,病情可迅速发展,产生胆管内高压。胆管中的脓液和细菌毒素可逆流向上,突破肝毛细胆管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所谓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严重时病人常因中毒性休克而死亡。梗阻和感染均可造成肝细胞损害;肝细胞坏死,胆管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最后形成胆汁性肝硬化。胆总管结石影响胰管时,可继发急性胰腺炎,即胆石性胰腺炎。

【流行病学】

胆囊结石病人继发胆管结石的发生率为6~19.5%,并随病人年龄的增长而结石的发生率亦有增高的现象。1970年Havard报告40岁以下的胆囊切除病人有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占6.5%,而70岁~80岁者占42%,80岁以上者可达50%。

【临床表现】

胆总管结石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胆绞痛、发热、寒战和黄疸,即Charcot三联征。但有不少病人缺乏完整的三联征表现。多数病人有剑突下偏右突发性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但亦有少数人可完全无痛,仅感上腹闷胀不适。约2/3的病人继急性腹痛发作后出现寒战和高热。一般继腹痛后12~24小时开始出现黄疸,此时腹痛常已缓解。黄疸一般不很深,并有波动性的特点。有时黄疸也可为少数胆总管结石病人唯一的临床表现。黄疸时常有尿色变深,粪色变浅,以及皮肤瘙痒等。体检时在上腹及右上腹部有压痛和肌紧张,胆囊常不能扪及。在病程较长的病人扪及肿大的肝脏和脾脏,肝脏质地较硬。


患病部位: 腹部疾病*
一级分类: 肝胆外科学*
二级分类: 胆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