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
现在位置:首页>>高校信息>>北京化工大学
学校由三部分组成,东校区位于北京北三环东路,交通便利;西校区坐落于北京紫竹院公园西侧,环境优雅;北校区在北京市昌平区内,近邻著名的十三陵风景区,景色宜人。学校总占地面积一千余亩,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办学实力雄厚,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教学大楼、田径场、大学生活动中心和一批装备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室。
学校现设有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学院; 化学工程和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博士点,43个硕士点,41个本科专业。
目前学校在校生总数已达20000人,其中博士、硕士生3700人,本科生11100人,高职生1000人,函授、夜大学等继续教育学生4000人。另外还有200余名留学生。
名师荟萃,教学质量全国领先
--------------------------------------------------------------------------------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正、副教授600多人,中科院、工程院院士7人,云集了一批奋发有为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等中青年学者,拥有一批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北京市教学名师。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发展。化学工程和高分子材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应用化学、自动化仪表与装置、工业自动化、化工过程机械、管理工程等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享有盛誉;一批新兴学科生物化工、环境工程、生物功能材料、制药工程、通信工程等焕发出勃勃生机。
2003年学校启动了“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使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居全国重点大学前列。学校以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开展了创建国家名牌课程和校级样板课程的建设工作,形成了国家、北京市、学校和学院四级精品课程体系,其中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等6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高分子物理、数学建模、管理学等16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精品教材,构建了“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成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教学实验中心、学科实验平台和专业实验室。拥有多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注重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设了数百门内容丰富、反映各学科前沿的人文、艺术、哲学、自然科学选修课。
近年来,学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进一步凸现,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我校本科生实行学分制管理、本科生导师制、主辅修专业制和重修制,允许优秀生跨学院转专业。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设立了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基金和优秀硕士论文奖励制度;引入末尾淘汰机制;同时采取激励措施,设立了优秀博士生与导师奖励基金;接受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研究生实行直博制,选拔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实力雄厚,科技硕果累累
--------------------------------------------------------------------------------
学校的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拥有一批较强实力的科研机构。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校级跨学科研究中心、14个校级工程技术中心;建有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所等23个校级研究所;近百个教学科研实验室。
学校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部委及企业委托的科技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承担各类研究与开发项目300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300多项。如:“超重力法生产纳米碳酸钙技术”发明权以3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新加坡纳米材料科技公司;“1万吨/年层状阴离子材料” 等多个项目被批准列入国家计委“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2005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额超过2亿元,人均科研经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01年以来已获11项国家科技大奖,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和多层次、多学科的业务竞赛,几年来在全国和北京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中有9个队获全国一等奖,15个队获全国二等奖,56个队获北京市一、二等奖。数学建模竞赛多次名列全国第一,2002年获得全国数学建模最高奖项“高教社”杯。
学校非常重视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已经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我校科技产业拥有二十多个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在密云县、大兴区等地建有高科技产业基地,年收入超亿元。
对外交流广泛,各国文化互融
--------------------------------------------------------------------------------
为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充分注重开展国际学术和文化教育交流,并积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先后与英、美、法、德、澳、韩、日等国家与地区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杜邦公司、陶氏公司、巴斯夫公司、拜尔公司、罗纳普朗克公司等10余家公司向我校学生提供奖学金。我校已与芬兰、丹麦、日本等国的大学开展了学生互换、出国攻读硕士生等项目,为我校在校学生提供了短期或长期出国留学的机会。
学校多次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众多外国学者、知名教授与我校进行互访、讲学或科研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与外国教授进行交流的机会。学校可招收从语言生到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的多层次化的留学生。每年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200余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就业前景广阔,栋梁之材辈出。
建校48年来,我校已为国家输送了5万余名建设人才。为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把高校毕业生的资源优势变为推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力量,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重视对学生的全过程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发挥学校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多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北京化工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李鹏为学校题词,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中央政治局委员贺国强、国务委员陈至立等领导人多次到学校视察并指导工作。
在21世纪这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时代,我校师生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在不远的将来,北京化工大学将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的研究型大学。
是否211工程(?)校: 211工程院校*
学校类型: 理工类*
专业设置: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工业设计, 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环境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生物功能材料,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安全工程, 电磁学与无线技术, 电气信息, 英语, 法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化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化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校层次: 研究生*
校园风光:
省份: 北京市
电话: 010-64435706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
邮编: 100029
学校网址: http://www.buct.edu.cn
学校代码: 10010
研究生院网址: http://www.iweeeb.com/w/%E5%8C%97%E4%BA%AC%E5%8C%96%E5%B7%A5%E5%A4%A7%E5%AD%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