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哌隆

现在位置:首页>>药品百科>>替米哌隆

【药理与适用症】: 替米哌隆为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具有较强的抗去氧麻黄碱作用、抗阿扑吗啡作用及条件回避反应抑制作用;而对锥体外系有关的致强直性昏厥作用、协调运动抑制作用等非特异性作用则较弱;能促进脑内多巴胺代谢周转,具有多巴胺受体阻断作用。提示替米哌隆具有较强的抗精神病作用,而其锥体外系或运动系统的副作用则较小。其作用机制与其对脑内多巴胺能神经的抑制作用有关。
替米哌隆口服后吸收缓慢而良好,约在4小时达血药峰浓度,其生物半衰期为4.4小时。大鼠口服14C标记的替米哌隆,在脑内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内分布浓度较高,在肝脏、甲状腺、肾中分布较多,肌肉、脂肪中较少。可透过胎盘屏障。替米哌隆经肝脏代谢,最后自肾脏排出。亦可经乳汁排泄。
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自每日O.5—3mg开始渐增,通常成人每日3-12mg,分次服用。可根据年龄和病情酌情调整剂量。
【副作用与毒性】
(1)替米哌隆不良反应较多,用药时应注意。常见的有:心血管系统:偶见血压下降或上升、心动过速或过缓、胸闷、心电图改变(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低下、T波低平、PQ延长、QT延长等)。
(2)马林氏综合征:如出现无动性缄默、强烈固缩、心动过速、出汗、发热等,应停药。
(3)肝脏:偶见ALT、AST、总胆固醇升高。
(4)锥体外系症状:帕金森综合征、运动障碍(痉挛性斜颈、颜面颈部挛缩、角弓反张、眼球震颤等运动障碍)、静坐不能;长期用药罕见口周等不随意运动,停药后仍继续。
(5)眼:偶见视力调节障碍。
(6)过敏:偶见皮疹等,需停药。
(7)血液:偶见贫血、白细胞增加或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增加或减少、血糖下降或升高等。
(8)消化道:恶心便秘、口渴、食欲不振,偶见呕吐腹泻、食欲亢进等。
(9)内分泌:月经异常、泌乳、乳房痛。
(10)神经系统:睡眠障碍、焦虑不安、易激动、困倦、兴奋、躯体摇晃,偶见头痛、头重、感觉异常、错乱、冲动行为、性欲亢进意识障碍等。
(11)其它:有时倦怠、无力、起立时头晕,偶见真塞、出汗、耳鸣、发烧、浮肿、鼻血、血尿素氮升高、肌酸酐上升、尿蛋白、尿胆素原、尿糖假阳性或阳性。
(12)替米哌隆应禁用于昏迷病人、使用中枢抑制药者、帕金森氏病患者及丁酰苯类化合物过敏者。
(13)慎用于心血管疾病、低血压或出现一过性低血压患者;癫痫等痉挛性疾病或有此类病史者;肝功不良;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老年人或小儿。
(14)不宜用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服用替米哌隆者不宜驾驶车或操作机器。
(15)可逆转肾上腺素的作用而致血压下降,故不宜合用。
(16)并用巴比妥类或饮酒时,作用可相互增强,故不宜饮酒,合用巴比妥类时应减量。
(17)据报道,用类似物如吩噻嗪类、丁酰苯类治疗,曾引起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需注意。
(18)有止吐作用,可使某些药物中毒、脑瘤肠梗阻等引起的呕吐被掩盖,应注意。
【包装】: 片剂:每片0.5mg;1mg或3mg。颗粒剂;含替米哌隆10%(每8中含替米哌隆10mg)。

一级分类: 神经系统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