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现在位置:首页>>高校信息>>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地处中国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有着承东启西地缘优势和雄厚工业基础的历史名城――重庆直辖市,校园坐落在人文荟萃的国家文化名区DD沙坪坝区
学校创办于1929年,四十年代就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文、理、工、商、法、医等六大学院的国内外知名综合性大学。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潘序伦、余建章、毛鹤年、梁树权、时均、吴宓等著名学者先后在校任教,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抗日战争时期适逢重庆成为陪都的历史机遇,使重庆大学得以汲名校名家之文化滋养,丰厚其文化底蕴,奠定了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重庆大学保留了雄厚的工科实力,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后,重庆大学恢复并发展了文、理、经、管、艺术、体育等学科专业。2000年5月31日,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重庆大学,使得以机械、电气、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而著称的重庆大学,在建筑、城规、土木、环保等学科方面也位居各学科前列。学校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倡导“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重大精神,经过几代重大人的不懈奋斗,形成了独自的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创造了大量的科技与学术成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重庆大学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学校已形成从本科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理工优势明显,经、管、文、法、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学校设有24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城市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在校全日制学生近60000人,其中博、硕及专业学位研究生12000余人,本科学生28000余人。学校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2个,以及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学(MPAcc)、高校教师、风景园林、高校教师等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涵盖理、工、文、经、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76个。现有专任教师250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及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含外聘两院院士),教授35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74人)、副教授62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2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人选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1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全国优秀教师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
学校拥有规模大设施先进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1万种,309万册,纸质中外文期刊6000余种;数字化图书馆实现了实时动态信息发布和信息导航,拥有23万余种数字图书,36900余种中外文数字期刊,网上可利用的信息资源超过13TB。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重庆中心节点。校园网贯通四个校区,140多个IP子网覆盖校内主要建筑物和学生宿舍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初具规模。虎溪校区将图文信息中心作为新校区标志性建筑即将峻工。学校建有体育馆、5个标准化橡胶跑道及人工草坪足球场、多个球类运动场、游泳馆、体操及健身房;拥有一流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第二课堂的文体娱乐场所一应俱全。
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教学内容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行优异生培养制度、主辅修制、弹性学制和第二学位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坚持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与专业素质教育的相互渗透,依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坚持开展军政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发展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学生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品质和能力,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平台8个,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4个;国家教学基地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5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个、基础教学实验中心13个以及本科专业教学实验室24个,建有远程教育中心、外语体验中心。世界著名企业包括西门子、微软、IBM、罗克韦尔、欧姆龙、法拉克、利保等也在学校设立了实验室或培训中心。拥有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和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重点出版社等,学校主编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刊物8种。
学校十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9项;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重庆市精品课程17门;7部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9部教材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12部教材为建设部“十五”规划教材,4部教材荣获全国第四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4部教材在“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中立项。学校近三年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重庆市等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6.33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奖96项(其中一等奖13项、二等奖39项),申请专利321项(其中发明专利216项),获得专利授权90(其中发明专利 54项);发表中文学术论文3654篇,被SCIE收录的论文324篇,被EI收录论文468篇,出版各类科技专著123部。重庆大学科技园(全国首批2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入园企业185家,涉及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网络、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学校依托大学科技园、校办科技企业,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经常性地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先后与美、英、法、德、日、韩、俄等20多个国家的近50所高校,以及德国Siemens、美国Rockwell、IBM等近20家境外企业集团或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接待了来自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学者或政要7200余人次,其中包括杨振宁、李政道、田长霖、劳.罗.克莱茵等国际知名学者,以及摩尔(新西兰前总理)、霍克(澳大利亚前总理)、拉莫斯(菲律宾前总统)等外国政要。近三年来,聘请了语言文学、生物、化学、建筑、环境、法律等学科的专家82名,短期专家400余人次(包括部分世界知名学者)。接收了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在校学习。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重庆大学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化育人环境。
学校分A、B、C和虎溪四个校区,占地总面积5600余亩。A、B、C三校区一街相连,依傍嘉陵江,背靠歌乐山,占地总面积1931亩,校园具有山城园林特色,建筑集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绿树成荫,环境幽雅;虎溪校区位于重庆大学城,背靠缙云山,占地3670亩,校园内山水相依,建筑风格典雅、设备一流,堪称新校区建设之典范。虎溪校区的建设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已建成,2005级学生首批入住,2006年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到2010年虎溪校区将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齐全、高标准、园林式、现代化的一流校园。届时的重庆大学城将有10余所大学入住,总人口达60余万,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教育高地、微电子工业园区和物流中心。
重庆大学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建校七十七年来,重庆大学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为国家输送了18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大多数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校友40余人,著名诗人杨明照、著名词作家闫肃、著名经济学家钱荣业戎名人士亦是重庆大学毕业生。
重庆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视与关怀。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温家宝、贾庆林、李岚清、贺国强、方毅、杨汝岱、陈至立、许嘉璐、钱伟长,以及教育部、建设部、重庆市、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领导先后多次来校视察和指导工作。目前学校正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全面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重庆、立足西南、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弘扬优良办学传统,团结拼博,勇于创新,为早日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

是否211工程(?)校: 211工程院校*
学校类型: 理工类*
博士点: 76个
硕士点: 182个
院士人数: 10位
图书馆藏书数量: 309万册
国家重点学科学数目: 16个
主管部门: 教育部 
专业设置: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法学, 体育教育, 汉语言文学, 英语, 日语, 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音乐表演, 绘画, 艺术设计学, 舞蹈学, 表演, 导演, 戏剧影视文学, 摄影,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物理学, 应用化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信息科学技术, 材料化学, 材料物理, 环境科学, 统计学, 采矿工程, 冶金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业设计, 车辆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核工程与核技术, 热能与动力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信息工程, 自动化, 软件工程, 光电信息工程, 网络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建筑学, 城市规划,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 测绘工程, 环境工程, 安全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工程力学, 生物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景观建筑设计, 药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 工业工程, 工程造价,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学,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房地产经营管理
学校层次: 研究生*
校园风光: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省份: 重庆市
电话: 023-65102371 65102370
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邮编: 400030
e-mail地址: zhaosheng@cqu.edu.cn
学校网址: http://www.cqu.edu.cn/
学校代码: 10611
研究生招生电话: 023-65105286,65102374,65111374(传真)
研究生院网址: http://graduate.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