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马里共和国)
现在位置:首页>>国家概况>>马里
外语名称: The Republic of Mali所在板块: 非洲*
面积: 124万平方公里
人口: 1199.5万人 (2007年 统计)
首都: 巴马科(Bamako),人口134.2万 (2005年);4月气温最高,平均为34~39°C,1月气温最低,平均为16~33°C.()
国旗:
国徽:
国歌:
货币: 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
电压和频率: 220 伏特,50赫兹.
电器插座:
国际域名: ML
国际电话区号: 223
时差(以中国为基准): -8
使用语言: 法语 / 班巴拉语
马里地图:
点击地图区域不放拖动可移动地图, 使用左上角控制器可缩放地图.(地图位置标点偶有误差,仅供参考)
正在努力装载马里地图...
简介:
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西邻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北、东与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为邻,南接几内亚、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境内大部为海拔300米左右的台地,较平缓,最东部和中、西部有一些砂岩低山和高原.最高峰洪博里山海拔1155米.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中、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为三个季节: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2月为凉季.热季最高气温达50℃,凉季最低气温为14℃.
历史上曾是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中心地区.1895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称"法属苏丹".1904年并入"法属西非洲".1956年成为"法兰西联邦"的"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定名为苏丹共和国.1959年4月与塞内加尔结成马里联邦,1960年8月联邦解体.同年9月22日宣布独立,改国名为马里共和国.莫迪博·凯塔任总统.1968年11月19日穆萨·特拉奥雷中尉发动政变,推翻凯塔政权,成立全国解放军事委员会,掌管国家权力,特拉奥雷任主席.1979年3月马里人民民主联盟成立,特拉奥雷当选为总书记.同年6月全国举行总统和立法选举,第二共和国诞生,特拉奥雷当选总统.全国解放军事委员会自行解散.1991年3月25日一批军官发动兵变,逮捕了总统穆萨·特拉奥雷,成立了以阿马杜·图尔尼·杜尔中校为首的全国和解委员会.1992年1月,公民投票通过了新宪法,同年4月举行全国大选,阿尔法·乌马尔·科纳雷当选总统,6月宣誓就职,成立第三共和国. 1997年5月,科纳雷蝉联总统.2002年5月,独立候选人杜尔将军在总统大选中获胜当选,6月宣誓就职.
政治
现行宪法于1991年7月制订,1992年1月经全民公决通过,6月付诸实施.宪法规定: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总统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总理和部长、颁布法令、组织公民投票、解散议会、宣布紧急状态等重要行政权力;国民议会享有立法和监督权;政府是由总统直辖的最高执行机构,向国民议会负责;司法独立.国民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实行一院制.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主要机构由执行局、专门委员会和议会党团组成.司法机构由最高法院、宪法法院、高级法院、行政法院、上诉法院、重罪法庭、一审法院等机构组成.外交
奉行立、和平、睦邻友好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愿与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进步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主张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加强非洲团结,促进睦邻友好,积极推动非洲一体化发展.强调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努力寻求国际援助.截至2006年底,马与13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60年10月25日,马里同中国建交.
经济
马里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粮食不能自给,系非洲主要产棉国和产金国.现已探明的主要矿藏资源及其储量:黄金900吨,铁13.6亿吨,铝矾土12亿吨,硅藻土6500万吨,岩盐5300万吨,磷酸盐1180万吨.森林面积110万公顷,覆盖率不到1%.水力资源丰富.工业主要部门有食品加工、出版印刷、纺织、建筑材料等.66.2%的工业集中在首都巴马科地区,50人以下的企业占85%,2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4%.农业和畜牧业是马经济支柱,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35%.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3%.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0%.全国可耕地面积3000万公顷,已耕地面积350万公顷.主要经济作物有:小米、玉米、稻谷、花生、棉花等.渔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近年来平均年捕鱼量约10万吨,其中出口占1/5.马里系内陆国家,国内运输主要靠公路.进出口物资需经邻国港口转运.铁路总长728公里,以货运为主.公路总长18700公里,其中沥青路面3367公里.有5个城市拥有国际机场.旅游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杰内古城、通布图古城、多贡遗迹和加奥阿斯基亚王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外贸易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政府通过发放进出口意向书对贸易进行宏观管理.现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法国、塞内加尔和中国等是主要的贸易伙伴.主要出口产品有:黄金、棉花等;主要进口产品有:设备、石油和食品等.重要节日
独立日/国庆日:9月22日(1960年9月22日宣告独立,成立马里共和国)社会风俗与出入境须知
90%是当地黑人,此外还有北非柏柏尔人的后裔和混血种人.全国有23个部落,班巴拉族(占全国人口的34.5%)、颇耳族(占11%)和塞努福族(占9%)为主要部族.70%以上的居民通用班巴拉语,官方语言为法语.6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30.5%信奉拜物教,1.5%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风俗: 马里人非常重视礼节,只要客人前去光临,主要总要端出一杯清香爽口的薄荷茶来殷勤招待的.若正赶上主人家吃饭,必留你一起共餐的.若遇到无亲投宿者,不管彼此是否相识,主要也会腾出一席之地,让你住下的.他们在生活习俗上有五种特殊的习惯:其一是刷牙不用牙刷,而用柠檬树枝磨牙;二是吃饭不用刀叉或筷子,而用右手抓食;三是便后不用手纸,而用左手擦拭铸后冲洗;四是一年四季晚上睡觉都不用被子,而用一块布盖在身上;五是母亲不用双手抱孩子,而用布兜把婴儿背在背后.马里的加布古、莫普提和桑加等地方的人,有以部落为村,实行有饭大家吃的待客习俗.任何人都能去某一家吃饭,而主人不管对谁都主动分发食品.马里妇女不仅喜欢佩戴手镯、脚镯、项链,更讲究耳环和鼻环.一般她们的耳环又大又重,下边还有两个"洋桃"似的坠儿.由于耳环过沉,她们不得不用一条细绳拴在头上,两端分别与耳环系住,以减轻耳的负担,一般他们的鼻环都分两种,小的套在鼻翼处,大的夹在两个鼻孔的中间.马里的女姓一般都习惯染妆.她们常以染足、画手、梁牙龈等染妆方式来相互媲美.马里人对狗颇为喜爱.他们认为狗忠实可爱,是勇敢、无畏、神圣的象征.马里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施用握手礼.他们打招呼的方式很特殊,熟人路上相遇,各自要把一只手放在胸前,一边走一边问侯,从不停步,两人虽已背道走出很过,问侯的话仍没完没了,直到彼此听不清话音才终止.马里撒哈拉沙漠地区的人,与客人见面格外亲切,彼此除了热情握手和长时间的寒喧外.双方还要互咬对方手臂一下,以留下一道痕迹作为纪念.分手时,双方还要相互下跪虔诚祝愿,最后挥泪道别.他们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认为左手是肮脏和下贱的.使用左手实际上就是对人的一种污辱.有的也忌讳"13"数.认为"13"是个不幸和不吉祥的数字.马里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在马里,最著名的菜肴就是"沙烤全驼".他们先将宰杀的全驼割去双峰,去除内脏并洗净,再将事先烤好的一只全羊放入驼腹、而净羊腹内再装一只烤好的全鸡,净鸡膛内再装一只煮熟的鸡蛋,然后封驼腹,不放任何调料,把全驼放入用干柴烧灼了的烤坑内,在驼身上埋一层薄沙,上面架好干柴烘烤,约两小时左右即可启食.马里人在吃饭上很有规矩.一般吃鸡大腿的归年长者或男人吃;鸡胸肉归年长的妇女吃;鸡脖、胃和肝归当家人吃;鸡头、爪和翅归孩子们吃.他们有吃鼠肉的习惯.他们的鼠肉是凭借不吃鼠肉的狗来给他们捕捉的.马里第三大区首府锡卡索的居民,有捕食蚂蚁的习惯.他们吃的大都是长约寸许的白蚁和成蚁和刚脱翼的幼蚁.
中国公民赴马里须知(转自外交部网站 2006/09/29)
1. 特别提醒:马里属于疟疾多发区,因防止蚊虫叮咬.
2. 签证:中国公民可在马里驻华大使馆申请签证.
3. 治安状况:近年来马里政局比较稳定,国内治安状况比较良好,但也出现过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
4. 医疗条件:马里医疗条件差,有中国医疗援助队可以为华人提供医疗服务.
5. 禁忌:马里为伊斯兰国家,不食猪肉.
6. 物价:当地物资匮乏,因此物价水平较高.使用西非法郎,与欧元的固定比价为665:1 .
7. 交通:从巴黎每日有一趟航班飞往马里首都巴马科.巴马科公共交通落后,出行可乘坐出租车.主要的旅游城市有北部的突木图.
8. 中国人在当地主要经营餐饮业,当地有我大型建筑公司.主要的大学有巴马科大学.